| 
 
     
- 积分
 - 99531 
 - 威望
 - 24343  
 - 金钱
 - 31  
 - 阅读权限
 - 120 
 - 性别
 - 男 
 - 来自
 - 菩提树下 髑髅地头 
 - 在线时间
 - 7412 小时 
 
  | 
 各国设法节省燃油
(巴黎法新电)石油价格上涨的步伐快速,各消费国虽然纷纷寻找替代能源和拟定节约能源的方案,但却看来难抵油价飙升的势头。 
 
  为息民怨,各国政府着眼于如何减低家庭用户和重要行业所受的冲击同时节约能源消耗。 
 
  油价自2002年初便开始往上升,星期一的时候,油价首次高过每桶70美元(约117新元),市场分析员认为,油价还会继续上涨。 
 
  亚洲国家的政府在处理高油价这个牵扯面广的问题时,不得不考虑的一点是取消燃油津贴是否就等于结束本身的政治前途。 
 
  惯于面对能源短缺问题的中国政府不断地呼吁民众调高空调系统的温度,日本政府官员则带头在热天穿轻便的服装上班,减轻办公楼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  
 
  所有的能源消费国也纷纷转向核能源以及能重复使用的能源,希望能开拓新的源头。可是,亚洲国家的司机也同欧洲和美国的司机一样,喜欢使用燃油推动的车子。 
 
  欧洲国家虽然倚仗欧元币值高,有更强的能力去承受高涨的油价带来的问题,但自夏天开始以来,欧洲民间已响起了议论的声浪。 
 
  在法国,政府正在专家协助下草拟能源节约方案并计划把高速公路的时速限制从130公里降低至115公里,以减少车子的耗油量。 
 
  西班牙则已采纳了2005年至2007年的能源节约方案,目标是把能源消耗减低8.5%。 
 
  在德国,绿色生态部长特里登在《图片报》上建议国民少用车并且把车开得慢一点,结果引来民众的抗议。 
 
  荷兰并没有出现油价高涨引发的争议,丹麦则不单没有拟定应对方案,反而还在去年把一些高速公路的时速限制调高了。 
 
  比利时则计划在年底发给每一户人家75欧元(约155新元),帮他们发分担油价高涨带来的生活费上涨幅度。 
 
  美国总统布什却依旧认为,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无须改变,因为供应应足够,而不该因供应不足而调整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