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电力公司17日宣布,希望6到9个月后,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进入“低温停止”状态。但要按时完成这一目标绝非易事。这两天,核电站2号机组疑似有新的污水泄漏点出现。
! [8 E( V# Y/ x8 Y! q) r- ^人在德国 社区 东电17日首次提出核事故处理时间表,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目标是1号至4号机组放射性物质泄漏稳定减少,所需时间3个月左右;第二阶段目标是基本阻止放射性物质泄漏,所需时间3至6个月。两个阶段合计所需时间6至9个月。 人在德国 社区6 W2 }9 @1 B" z1 L
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恢复反应堆冷却系统功能、防止1号到3号机组发生氢气爆炸、阻止2号机组高放射性污水泄漏入海等。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让反应堆“低温停止”,此外还要采取措施把损毁严重的机组建筑罩起来。
# m2 s! o5 x/ E2 Z. j& y人在德国 社区 东电会长胜俣恒久在当天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反应堆只有进入“低温停止”状态,即反应堆核燃料温度处于100摄氏度以下,才能控制住放射性物质的泄漏。
. T" j( e K% o" D8 @人在德国 社区 针对东电提出的时间表,日本首相菅直人说:“稍微前进了一步。”
; w; q5 g. [# M6 { 但完成这个时间表不会一帆风顺。就在胜俣恒久宣布时间表的30分钟前,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至6号机组共用乏燃料池的冷却系统电源短路。东电称,3个小时后,冷却功能才重新启动,共用乏燃料池水温基本没有变化。 5.35.249.64# K: j: i% m, q# Z
2号机组高放射性污水也令人担忧。2号机组水闸附近海水放射性物质浓度16日上升到15日早晨时的数倍以上。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对此表示,不能排除出现新的污水泄漏点的可能。东电17日也表示,因担心高放射性污水泄漏入海,决定加强对周边海域放射性物质的监控,以查明情况。
: b7 v9 ?) Z: `: h4 W. }# Z: ?2 K% E人在德国 社区 东电认为,核电站抢修工作面临余震、台风等九大问题。现阶段主要问题包括机组可能发生氢气爆炸、反应堆受损安全壳密封工作久拖不决、反应堆冷却用电源无法恢复等;接下来核电站还可能面临夏季雷电和台风等自然灾害的破坏。 : H1 B* v% D2 W. D- i: P q
3号机组发生氢气爆炸之后,工作人员一直无法进入反应堆所在建筑。当天,东电利用美国公司提供的两台机器人开始调查3号机组所在建筑内的辐射量、温度和氧气浓度等。今后,将利用这些数据分析是否允许人员进入作业。
% Y/ D$ Q& E2 R) m1 Z' l% j, y 东京电力公司当天还表示,准备使用水泥封堵2号机组反应堆安全壳上的破损之处,以使得安全壳再次达到密闭状态。
8 m1 R V: `) n# o1 r1 k/ q5.35.249.64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17日访问被指定为计划疏散区的福岛县饭馆村,并称“将努力改良土壤并提供赔偿”。他还表示:“只要核电站情况不再恶化,就不会研究再进一步扩大疏散范围。”
3 X% e0 T& I" R* @/ m5 A8 b 地震液化问题是震后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日本研究人员经过实地调查发现,3月11日大地震后,东京湾沿岸确认的液化面积约42平方公里。除东京湾沿岸地区外,埼玉、千叶、茨城各县内陆地区的河流和湖泊沿岸也出现液化现象。 0 d9 h- K9 B8 B
地震液化现象是指强烈地震后表土结构发生变化、地下水渗出等,多出现在河边、海边含水的沙层中。发生液化现象的地方地基将软化,建筑物可能因此倒塌。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和2011年的新西兰地震都导致严重液化现象出现。 - N e2 ^' ?' \ N7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