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原来早已伸到了中国:日本核能产业在华布局全揭秘

日本福岛核事故使得过去几年专注于全球扩张的日本核能产业集团再度成为关注焦点。在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过去几年,借中国核电产业跨越式发展之机,日本主要核能产业集团已在中国悄然布下重兵,欲在世界最大规模的核电市场觅得先机。
/ Q; A' z, b  X6 _5.35.249.640 p: C1 ^+ u6 p' q
《21世纪经济报道》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11月,以日本三大公司为首的核产业集团“东芝—美国西屋(WH)”、“三菱重工—法国阿海珐(AREVA)”、“日立—美国通用(GE)”在中国十多个省份以成立合资公司或建子公司的模式占领中国核电设备制造市场,其中方合作对象不乏东方集团、上海集团等大型公司。5.35.249.641 ^- H* ]* C% n! t( i; O
0 E" M6 }, P9 s( u5 b. e! O: I  _
5000亿中国市场
' t* |# ^' }# L* H5.35.249.645.35.249.64! L; T* T  y9 P: B7 l, L+ J$ a
事实上,自从2007年10月国务院正式颁布《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以下称《规划》),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核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后,中国核电中长期规划就不断加码。2 s1 h: K  P) z4 b) Q

. n, |8 m* F3 E. V/ D  O' G( K2010年6月,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就表示,4000万千瓦的目标定得太低,与现实需求有相当大的差距,肯定需要调整。
# G$ y' l  k) R  }* G! i6 Z, p5.35.249.64# U* [- h  x* H
不过,上述中核协专家表示,即便今后上述目标不再上提,以2020年核电总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为准,中国核电投入也将不少于5000亿,如此庞大的市场谁忍放弃?% Q& l! U2 K- @1 J
人在德国 社区% V( R  t5 O' ^6 f; f& M
于是自2004年9月中国正式开启第三代核电招标开始,日本几大核能集团就跃跃欲试势在必得。5.35.249.64/ C" j! q( d2 \  U& S( @+ u* t

5 |$ P& j* f$ E3 j1 D  K人在德国 社区2006年9月,东芝公司会长西田厚聪力主以41.58亿美元拿下美国西屋公司核能部分。随后西屋公司在中国的招标中占得先机,2006年底率先拿下4台AP-1000机组,半年后与中国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签订AP-1000技术转让及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共四台核岛设备采购合同。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一位专家介绍,此次日本核事故表明安全的重要性,这意味着未来东芝-西屋主导的AP-1000将成为中国核电市场的霸主。
- w$ i4 p3 O& I+ G- y5.35.249.64* z/ u$ y6 d1 c. j
AP-1000是目前唯一一项通过美国核管理委员会最终设计批准的“第三代+”核电技术,也被视为最安全、最先进的商业核电技术。
( \! @- Y# q! _人在德国 社区9 A8 N! R4 D+ S+ q/ \
截至2010年底,中国投入商业运营的核电机组总数仅13台,总装机容量为1080万千瓦,占世界核电总装机容量不足3%。
. T& i8 H" m; d! L, M: f: B( o' n; Y* q% F
核电占比如此之低是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力。分析报告指出,根据2007年《规划》推算,2006-2020年,中国开工核电机组近5000万千瓦,这将6倍于中国前30年开工机组之总和。在高峰期,预计会有8个厂址16台机组同时在建。
* @/ V1 \, u; z1 T8 P5.35.249.645.35.249.640 r0 X9 c/ W" X. }2 J
产融结合
. h5 N& t  A/ W2 \" G& t1 P# [* l人在德国 社区. d" l9 q# L7 Q4 Q7 u+ S# n2 m
经过多年精心布局,日本在华核能产业布局已成雏形。本报记者获得的材料显示,日本核产业主要设备器材制造出口已在中国多个省份完成布局。
1 L9 Z9 A, r3 ~) T% ^) ^: E5.35.249.64人在德国 社区/ Z: o9 b& H: D" G# r5 b3 `
同时,包括秦山1号,大亚湾1、2号,秦山二期1-2号、三期1-2号核电设备制造,均能看到东芝、日立、三菱重工等日本企业的身影。5.35.249.64, R* {& Q7 ]( S4 g8 y* h

, h  M# R; B: D- F) @事实上,日本自1960年核能发展初期,便拟定国产化政策,并由日本企业界六大财团组成核产业五大集团,其中,每一集团由数十家企业所构成,涵盖了重工业制造、接口设备、设计工程、土建、商社、金融服务业等,各自形成团队独立运作,五大集团分别与国外先进厂商合作。积极推动国产化。
  T' z2 H; K; N0 C" B8 w5.35.249.64
- q( i& x6 z. @! g其中,产融结合是最大的特点,三菱、日立、东芝、富士电机、住友原力工业背后分别是三菱银行、富士银行和三和银行、三井银行、第一银行和大和银行、住友银行。这种产融一体化也构筑了此后东芝-WH、日立-GE、三菱重工- AREVA世界三大核产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y* w. X- C. D: m! u5 H' z
人在德国 社区8 a* |: ?  Y: w! f
谢牧谦指出,产业集团本身都有金融机构,且三菱重工、东芝、 日立均有上市,日本政府在核产业全球扩展中居于主导角色,且日本核能部门均有获利。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