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法律维权刻不容缓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08-12/04/content_151367.htm
+ k6 ^" y% m  n/ l. A$ {' Q人在德国 社区" L# M% {- r4 R
11月26日,中国侨联在北京成立了海外律师团,来自美国、加拿大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23位海外华人律师首次受聘为其成员。本报记者采访了出席成立大会的部分专家,谈到律师团的成立初衷,他们的观点出奇的一致——& \6 b9 W$ R, o- j) W1 ^
海外华人法律维权刻不容缓
0 e* C2 a( B3 Q5.35.249.64 ; E) J, C. A! ^+ ~
■ 本报记者 任成琦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08年12月4日   第 06 版)
5 S/ d/ k% [8 }8 B6 i- z+ V: m# T人在德国 社区
  11月26日,中国侨联法律顾问委员会海外律师团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左二)、中国侨联主席林军(右二)出席会议并向23位海外华人律师颁发聘书。. k5 J' Y: }" {* E7 ?. J
. ^$ R" f  C# H
  “保障生存权”的合法集会9 H) r0 ^: e7 X; J7 C
  10月18日早上9时50分许,位于西班牙马德里郊区的一家百元店的46岁店主邹蔷薇像以往一样前来上班,就在她将汽车停在距店面相隔两条街的停车场时,被两名不明身份的劫匪残忍杀害。邹蔷薇不仅是华人百元店业主,还是一名在西班牙苦读6年终获学位的女博士。可如今手无缚鸡之力的她竟然遇害,14岁的女儿也从此失去了母亲。
  N! O/ _: a0 Y, n  这次犯罪事件正是旅西华人生存权遭受严重威胁的一个缩影。面对威胁,当地华侨华人团体并没有意气用事,而是联合召开紧急会议,于10月22日成立了“保障生存权”集会行动委员会。在中国侨联海外律师团成员、西班牙中国律师事务所主持律师、西班牙最高警察学院刑法讲座教授季奕鸿的帮助下,行动委员会取得了合法的集会权。
" x: u  r! z* J7 T+ w6 @& E人在德国 社区  随后举行的和平集会上,大约1500名华人通过合法的途径,向当地政府和主流社会发出了华人的声音。那就是绝不向威胁自己权益的犯罪活动妥协,要求当地警方尽快侦破凶案,严惩杀人凶手,并制定具体而有力的措施保证华侨华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9 y4 i: H) Q. G3 a  其实类似的凶杀案也不是个例。翻开近几年的报纸,枪击案、商业纠纷等等,海外华人权利受到侵犯的事情层出不穷,不胜枚举。
! k5 J; u2 z  x9 S  中国侨联海外律师团成员、来自澳大利亚的华人律师唐林认为,中国侨联成立这个专家团体是顺势而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和海外的交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出去经商、留学乃至探亲、考察、培训、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在与西方人交往过程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掌握并运用好西方法律。中国侨联以维护海外侨胞权益为切入点,成立海外律师团,非常必要和及时。人在德国 社区  v' g# `) J6 K5 S

( ~+ z, H' a! F8 S2 x' g3 A6 X人在德国 社区  “息事宁人”要不得
- `8 g. c% x: C  中国侨联海外律师团成员,来自美国芝加哥的华人律师王志东是该市某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手下有十多名法律工作者。他的客户中60%以上都是华侨华人。对此,他也有很多话要说。“无论是从中国大陆来的,港台来的,还是海外其他国家或地区移民来的都有。”他处理过的案件牵涉到民事诉讼、房地产、移民、公司法等各个领域。“与华人利益相关的大大小小案子都接手过,经历过。”
3 Q. |$ V) l; E! v  王志东认为,“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在海外很多场合都需要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而法律意识相对淡薄的华人群体在依法维权中处于一个弱势地位,“对华人律师的需求太迫切了”。5.35.249.64, {9 r! T. Z( p) D
  可能是中国自古以来“和为贵”、“息事宁人”的观念影响,许多身在海外的华侨华人不愿意打官司。王志东接触到的许多中资企业和华商企业,在当地商业纠纷中本来可以靠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但因为惧怕打官司,最终蒙受了巨大损失。他看到了很无奈、惋惜甚至心痛。“即使是次贷危机以来,许多美国公司欠钱不还,许多华商或者中资企也没有想到打官司来解决问题。”这让他有劲儿使不上。1 D7 B, S9 k) l* k
  尤其让他忧心的是现在能代表华人群体利益的人太少。王志东以自己所在的伊利诺州为例,华人律师在该州从业律师中所占的比例仅为万分之三。他居住的城市芝加哥15年前有10万华人,现在大约扩增到20万人。随着华人不断增多,这个群体对法律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当地真正有能力能用中文为他们服务的也就是一二十人,这远远不够,若细分起来,每个华人律师都会有做不完的事情。”; T' L0 M2 g! O4 @: ?
5.35.249.64! t; `$ l! s) {5 V, P
  “要掌握他们的游戏规则”
# [; Q" M8 ~+ z# L1 `1 Y' u  让季奕鸿念念不忘的还有几年前西班牙当地的那场烧鞋事件。
7 G8 ~# R3 Y1 E/ ^- \8 s人在德国 社区  2004年9月16日晚上,中国商人陈九松的货柜(集装箱)刚运达西班牙埃尔切中国鞋城,正准备卸货时,400多名正在中国鞋城游行示威的西班牙人一拥而上,推倒货柜并浇上了早已准备好的汽油。陈九松的16个货柜和仓库,在这场大火中被烧毁,损失近100万欧元,这就是一度震惊全世界的西班牙烧鞋事件,即“9·16”烧鞋事件。5.35.249.644 Y# I# D  ?. w2 ?- X: g% e4 D
  季奕鸿告诉记者,经过3年多艰难的法律维权斗争,到2008年1月18日,他们已经把65名肇事嫌疑犯送上法庭,“摞起来的卷宗有半米多高”,相关的鞋城华商也得以安心营业生活。  `% g8 b! s! \% z# `  C
  “要掌握他们的游戏规则。”这是季奕鸿在接受采访时几次提到的一句话。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谈到华人如何有效维权时,王志东和唐林的观点也是出奇的一致。王志东表示,“在海外做事情,就要遵守当地的规则,而遵守法律则是根本。”唐林则认为,“中国有中国的国情,西方有西方的规则。只有掌握西方的法律,做到知己知彼,才能运用当地法律保护好自己。”  U+ G/ {. @& S2 m6 @9 D) t
  为了提高华人对当地法律的认知度,季奕鸿在华文报纸上开设法律专栏,定期撰写普法文章,传授心得和经验。5.35.249.644 ]3 y5 R+ e2 V$ O% N3 _( O. X
  自觉遵守当地法律无疑是合法维权中最重要的一条。从中国大陆走出去的许多人法律意识相对薄弱,一些新移民权益受到侵犯的事更是屡见不鲜,但是他们许多人甚至连当地语言都没有掌握,所谓遵守法律并以此维权也就无从谈起。季奕鸿表示,华侨华人碰到权益受到侵犯时,要勇敢地站出来,不能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不报案。$ @! I# i( t7 M
  同时,华人维权要把握好尺度。季奕鸿强调说,很多人和警察起冲突或者争执就是因为不了解情况。他说:“和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不一样,西方国家警察抓人不需要出示逮捕证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服从,然后通过律师进行合法辩护。有些华人受电影误导,不配合人家,结果就糊里糊涂地成为袭警了。”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