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lobalview.cn/ReadNews.asp?NewsID=15806
9 B0 N0 ^6 D) S, n0 R
* s+ s2 e- _+ Z% l+ G( n4 B7 F4 K2 Y唯利是图的本性难移 ( E3 f- k% o# E. [9 H
苏文洋 5.35.249.64/ s. k9 m& \* _$ m4 p
中国有句老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美国发生的金融海啸,再一次让我们看清一切资本主义的本性都没有改变,不管是全球资本主义,还是国家资本主义,不管是金融资本主义,还是实体资本主义,它们唯利是图的本性完全没有改变。仅有的一点表面上的改变,就是发达时期的资本主义吃相上文质彬彬,有点雅致,有点从容不迫,而初级阶段的资本主义在吃相上狼吞虎咽,连皮带骨,茹毛饮血,急吼吼一口吞下。4 O! x% ~' t6 _/ |7 z2 I/ X
当2007年4月,以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事件为标志的次贷危机爆发后,我们就在思考这些问题:美国或许拥有全世界最多的经济类院校,最多的经济学专家学者,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数最多,金融法律、法规最多,金融资本家最多,金融创新也最多,同时还拥有西方式的所谓民主与新闻自由,为什么就不能够在事先发出预警,而任由事态发展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一直演变为糟糕透顶的“百年一遇”,烂到几乎不可收拾的局面。
# F2 J* [: `8 d1 v 随着房利美和房地美问题的逐渐暴露,人们发现,美国政府之所以对这两大抵押融资业的巨头失去控制,不完全因为美国人信奉自由的市场经济,也不是没有人觉察到蛛丝马迹,而是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彻底绑架了国会和政府。据《华盛顿邮报》9月14日披露,尽管几乎没有官员曾公开批评“两房”,但在2000年3月,时任财政部副部长的加里•根斯勒却前往国会山作证,支持一项对“两房”加强监管的议案。然而,议案未能通过。“两房”通过在国会的盟友,一次又一次对国会游说,并对国会设立的管理机构联邦住宅企业监督办公室施压。
+ U; `: Z/ J O$ j- C+ H! g1 B; ` “两房”除了一方面成功地逃脱监管,变成自己管理自己,就像我们有些企业获得“免检”一样,另一方面通过每年花掉上亿美元广告费和向一些国会议员捐资,把自己的拼命扩张与政府政绩联系起来。克林顿政府想要增加拥有自己住房的美国人的数量,布什政府承诺创造一个“人人拥有住房的社会”,“两房”则提出帮助政府实现让1000多万美国人拥有自己第一套住房的目标。哪个总统不想多得点选票?
& M" T5 ]4 }; x7 Y% _ 美国国会预算局早在1996年初就发表报告说,“两房”利用政府的支持大发横财,而不是尽可能降低抵押率。然而,该报告的结论认为,如果斩断政府与“两房”的关系,将对住房市场造成损害。报告用幽默的语言形象地说:“一旦我们同意与熊同乘一条船,就很难再下船,除非征得它的同意或者把全身弄湿。”4 o) j. Y* r6 f
在想方设法讨好国会和政府的同时,“两房”还使用威胁手段。2003年,对“两房”有监督权的众议院金融机构小组委员会主席贝克了解到“两房”高管的薪水(当然比中国平安的马明哲先生要高一些),房地美当时扬言,如果贝克透露这个信息就起诉。“两房”高管为了多得薪水,还在账目上造假,夸大利润。华尔街高管们疯狂地不择手段追求高薪,是这次金融海啸的根源。
3 k' U/ w9 p5 f; f) l3 C( o, z5 w “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两房”把美国政府和纳税人一起拖上贼船,汪洋中的这条船,终于驶向金融海啸。在劫难逃。物极必反。虽然美国政府接管了“两房”,亲自把舵,能否顺利绕过激流暗礁,仍然充满着未知数。美国的金融海啸,本质上是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贪婪成性的恶果。看清楚这一点,对于我们与狼共舞而又不被狼吃掉很有帮助。 J012
% M+ Y) E% H, V (《环球视野》摘自2008年9月19日《北京晚报》)
2 S& E. S0 i7 o" @5.35.249.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