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金融]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防止市场大起大落

一季度经济“偏快增长”、股票市场牛气不改,调控预期日益浓重。中国证券报述评文章表示,多位官员和专家认为,要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执行力度,通过政策配合和政策创新防止经济由偏快向过热发展,同时,要加强证券市场制度性建设,防止市场大起大落。  1 s" }8 X: Z( X4 J

# g( x+ N% Z( m8 p7 D$ p7 W0 x3 x  经济高位运行难改 5.35.249.646 a' h2 @) @# ?; f* o' H# x

1 ^  l" s4 n5 U! D5 \; _2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台表示,预计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会处于高位运行状态,经济增长的小幅回调态势,可能会在下半年才出现,其背景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人民币汇率继续增值,可能会导致工业和出口增速放缓。
+ `3 T, d" e( n/ B9 x
/ R* R( u- V5 r( |1 [  “但同时要注意到,当前中国经济仍处于中长期周期的上升阶段,发展的空间还在扩大,从全年来看,经济短期下行因素尚不足以改变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反而有利于经济趋稳。”张玉台指出。 人在德国 社区* N7 z5 H5 E8 ?7 E8 D5 `
人在德国 社区* ^" D+ n4 G' r  w7 f8 l, [$ h2 Q+ ~
  国家统计局的总工程师郑京平称,一季度国民经济的运行总体还不错,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也还比较明显;资源制约、环境保护的制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压力也还是比较大的。”郑京平指出,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很好的解决,经济将很难保证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l# s' w) f  L2 N, I5.35.249.64' ]9 K2 L) A2 \6 R
  郑京平表示,今年全年经济增长还会保持较快增势,但也不会“走得太快”,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速预计比去年低,尤其是美国经济增速可能下降;另一方面,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也会使企业投资和生产受到一定抑制。此外,宏观调控注意到“防止由偏快到过热”,幷已经采取一些措施来吸纳流动性等都可能“熨平经济”。
1 P2 W6 L/ M5 ^* \, [: u  w& _$ c, V: O+ e9 e
  而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处长袁达表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继续加快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经济增速可能与去年保持基本相当的速度。他指出,从经济景气运行的先行指数来看,大部分还是处于上升阶段;从投资、消费、出口等三大需求来看,目前还没有呈现出减弱的倾向;从进出口角度来看,顺差是较长时期存在,中国的贸易顺差将会不断扩大。此外,国家控制价格上涨的难度也较大。
3 @" S$ ~, u2 o# o( l8 W, g4 O) S6 ?8 l6 Y' s
进一步增强宏调执行力度 * {9 \+ G. |/ O1 R, c4 d6 U
: M3 H! l/ x1 T1 W  b% n( P
  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张玉台建议,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在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执行力度,幷做出适度调整。   u% Z7 }. o# S( i! |. Y
2 a( Z3 S9 Z3 D+ z6 J
  张玉台强调,如果股市行情上涨过快,短期调整则不可避免。他说,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对银行资金违规入市、违规炒作股票等的查处力度,降低股市大幅度波动及可能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负面影响。 4 {; M) _; J# n& y' E* k+ x) q

% L  ?9 Q  v$ C, R) Q  o4 ^# S  张玉台还提出,要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一步优化政府预算支出和政府投资结构,增加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在不违背WTO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加快外贸政策转型;加大资源环保工作力度,切实落实八个方面的节能减排措施;改善粮食宏观调控,加大扶持农民增收政策的力度;要加强证券市场制度性建设等。
+ U& v' [! A! s! ]$ l. k4 {
* T  d( z# i  }# P  他还说,要适度稳定居民购房需求,抑制投机性购房行为,努力稳定房价。从稳定预期保障基本成果出发,在目前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政策基础上,加快建立更全面、更规范的城市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同时加快发展二手房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另外,还要分流购房的需求,积极开展物业税征收试点工作,与物权法结合起来,以制度创新来抑制投机性购房行为。
$ i" i0 Y3 n  E, U5.35.249.64
% O4 i& z/ T: b* s# k/ }5.35.249.64  此外,国税总局有关负责人则在日前社科院召开的春季报告会表示,加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力度,不是放松,也不是微调,而是多部门多手段同时进行。他说,要进一步加强税收调控的科学性,增加资源、能源、环境税,资源保护、资源消耗方面要开征资源补偿税,而同时要降低出口退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要积极推动增值税转型,同时做好资源税、燃油税的改革方案。

Marco.jpg (24.95 KB)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Marco.jpg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