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G$ ` B' C! {" T' F* K( B$ e1988年3月24日下午2时20分左右,从南京开往杭州的311次客车和从长沙开往上海的208次客车在行驶至上海市郊沪杭外环线匡港站和封浜站之间时,正面相撞,使旅客遭致重大伤亡。搭乘311次客车去杭州的日本高知县学芸高等学校修学旅行团不幸于这次车祸中死亡27人,伤37人(其中重伤8人),均为十六七岁的学生。人在德国 社区6 ]$ J* _- J/ b6 E- A d. g! B7 }3 w- Q
9 v3 T5 v( q. I* V D5.35.249.64丁关根铁道部长任上,推行铁路“大包干”,虽然此举解决了修路的资金问题,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如此多的事故。$ E0 M. F, v5 w2 L& n
2 W) d# H y+ T P! A# }: \0 _1985年7月1日,铁道部部长丁关根向国务院领导谈了铁路准备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的想法。此后,铁道部组织专家进行了研究测算。同年9月20日,铁道部党组给中央书记处、国务院呈报关于“七五”加强铁路建设及经营改革的报告,请求国家批准铁路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自负盈亏,以路建路。报告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极大关注,副总理姚依林先后两次主持会议研究。1986年3月31日,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经委等五部门联合呈报的《关于铁道部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的方案》,铁路部门正式实施“大包干”。“大包干”标志着铁路从生产型向经营型的转变,是当时历史条件下铁路积极进取、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对调动全路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影响重大。但在实施“大包干”中也遇到了一些难点问题,引发了认识分歧。铁道部于1987年7月召开铁路局长会议,研究对策,统一了认识,提出1988年可以由小包当年转入一包三年。进入1988年,我国出现明显通货膨胀,铁路经营、建设成本加大,利润下降,“大包干”面临始料未及的困难。铁道部及时调整完善了经济承包责任制,使经济承包得以坚持下来,并取得了明显成效。铁路“大包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管理体制一次重大改革,有力冲击了旧体制,影响深远。/ M, ^$ |1 L W
人在德国 社区+ o# O+ }, R1 O/ ]8 M
在丁关根之后的几任铁道部长,韩杼滨、傅志寰等,都没有大的建树。直到刘志军主政铁道部,才开始新一轮的大跃进。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人在德国 社区) G5 r# Q) M' ]- o9 V. S
& w [- |6 p h) ^4 |人在德国 社区铁道部也没什么头头可问责的了,刘志军已经因为经济案件被抓起来了。盛光祖今年2月刚从海关总署调任铁道部,恐怕连下属局长都没认全呢,而且,盛光祖是49年生人,已经62岁了,恐怕也干不了几年了。5.35.249.64# j6 u& f. Z/ I& \8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