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德与口业

据称,无论日常生活还是看相,口是最重要的器官,所以对口的要求特别高、特别多。单看口德、口福这两个词就知道了;有耳福、眼福、口福,但没有积耳德、积眼德的说法,只有积口德。( e& q) t6 [0 x& x# T) e
5 e/ y5 }, B0 z- z
紫微斗数的祖师陈希夷在《心相篇》中,教人听其言、观其行、知其人。“轻口出危言,寿元短折”,就是说出言轻率、危言耸听,会折损寿数。“忘恩思小怨,科第难成”,不感恩,因小事而埋怨,难成大器。“开口说轻生,临大节决然规避,逢人称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开口闭口说可以牺牲、奉献生命,但到危难一刻就躲避卸责,逢人就称遇到知己了,患难深交时却变成“平常人”。
& P1 G, L" o- P  Z
8 `4 I" H9 {% V4 G/ D3 M3 A$ F“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且损寿元,聪明子,语言木讷,优容享安乐,且膺封诰。”即是说,愚蠢粗鲁的人,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又折损寿命,而聪明人,质朴而不善言辞,宽容能享安乐,名利双收福寿双全。
, E5 l; j2 o3 \1 I9 I5 V# ]' {5 W) f5 l/ T' G% C
口德相士狐精惧
$ Q6 b. S' q% e% v' Y4 L3 \7 R$ F6 c5 w4 W. }$ X
据《命相真谛》载,孙永是江西人,善于看风水,通晓易数。当时御史田公在本籍闲居。住宅旁边另有一座宅院,有狐狸作祟,长时间无人居住。御史亲自禳祝而没有效果。一天延请孙永占卜。天已经晚了,御史让孙永就住在旁边的宅院,并且让家人深夜暗中观察,听到楼上悄悄说话:“口德相士,神明护佑。现在住在这,不可以侵犯。”御史第二天不说明原因,令孙永移家眷住在里面。又听到悄悄的说话:“口德相士长期住在这里。我辈应当远避。”于是都散去了。御史徐徐叩问原因,孙永寻思良久,说:“我掌握此种技能,看见相貌应当穷困夭折的人,就劝他积善以通达天意。运气正赶上败恶的人,劝他散财来造福。很多人都听了我的劝说,转了灾祸为福分。三十年如一日,难道是因为这个?”御史憬然醒悟说:“先生以小术留心劝人,能感通异类。它们原来是敬重德行而不敬重爵位啊。我很惭愧。”于是替孙永的两个儿子纳谏。后来孙永的两个儿子都得到乡荐,出任官职。孙永享年八十岁。5.35.249.64  a+ H9 M' T5 X

! M. W# @+ C! M7 B4 a5.35.249.64张口造业恶报随人在德国 社区' V. B8 F- g' ]

+ F" x. H% `, S0 |( u人在德国 社区佛教中讲,“张口即是业”,故有“修口”之说,闭口不言。口业、造口业属于“身、口、意”三业中的一业。以白话说,就是指因为语言导致的因果。不同的口业对应不同的果报。甚至有这种说法:说脏话的人痰多,容易口臭;爱说刺激的话的人容易牙疼,而且口腔容易溃疡;爱说绝话的人往往断绝自己的路,灾难多,没有机会。等等。佛教中说,口业大致分为恶口、妄语、绮语和两舌。8 w+ y  [; j5 \

5 E+ s( v4 g5 |3 X5.35.249.64恶口指的是不断谩骂、无根由的诅咒。由慢习故,恶口骂詈三宝者,自堕三恶道报。
. E. A. Q/ q; ~  Q# U( g+ L1 b7 l
妄语指的是说出毫无根据的谎话,将其是非颠倒,令人真假莫辨;乱引经典,错解经论,坏人法身慧命者堕地狱业。( S5 q4 d% b! \+ W" c& \' a

5 S5 Y' F; W& @! l' q( u人在德国 社区绮语指的是不诚恳地说出赞美;讲黄色笑话。诸绮语报者,虽有实语,一切人皆不信受。
4 d' W( o: F6 @9 t% t1 N8 I$ J3 J( j' u6 K1 e, k9 s$ P# F
两舌则是利用机会在两人之间道长话短并搬弄是非,最终目的在于挑拨离间。家常不合、常有别离是其业报。人在德国 社区8 f9 @% `& x* U) V) H* R( E7 [8 W

1 O  U" W  [, c! N5.35.249.64最大口业是谤佛、谤法、谤贤圣僧,舍报前未殷重忏悔者,即成为断善根人。藏传佛教(藏密)认为谤金刚上师,比五无间罪(五逆)更重。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