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 世說心語

古代先賢韓愈說 :「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心之所向而已。」這一句非常經典,廣被傳誦的名言正是畫龍點睛的說明了一個賢者的心,是可以移風易俗,風行草偃的讓群眾效法而學習、而感化以至於起到提升道德、端正社會風氣的功效。所以,居上位的有德者一定要本著「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胸懷,順天理,應民心,問心無愧的盡心盡力,鞠躬盡瘁的德庇萬民。人在德国 社区* W1 ~' T3 y) [8 Z( N0 V

! R' x9 @+ t& g$ Q
5 V7 K" w3 S5 f: n0 r  g2 \5.35.249.64心的效用既然是如此的巨大,修心養性自然而然是人生的重要課題。培養一顆漂亮的心,善心、愛心、惻隱心、清淨心、寬心、誠心、慈悲心、虛心、衷心、耐心等等都是很好的內涵。一切以善念為本,放下人心、放下情,守住心性、心正而淨而恬靜,境隨心轉,相由心生,人生的路隨其自然會越走越寬廣、越光明。1 @1 ]" [: d2 q+ R0 E) [5 x

% f& i1 f; G# b; a: m2 u! z. ?/ Y* t' _( Y4 |
古時候的讀書人在日常生活中喜愛靜坐、淨心、調息、棋琴書畫、遊山玩水,接近大自然怡情養性,清淨、心靜而定,氣定神閒自然而然有益於身、心、靈的平衡健康。
) V5 K) q9 s5 t  v9 j- D人在德国 社区
7 F; D  C& B" k) @
$ Q9 a+ F" s9 I+ ^, V5 Q* L東方文化中的儒家、佛家、道家都講修行,西文化的基督倡導的也是心靈的淨化,概括的講就是修煉,就是修心性,修那一顆純淨漂亮的心。
) V) [1 b* G7 G7 `+ y人在德国 社区
) X3 r, t# `. f! m& V1 Y. T6 g7 o人在德国 社区
9 e" s* n# k$ O% Q人在德国 社区人生在世要秉持宇宙的共同特性──「真、善、忍」,光大純真的一顆心,心如天地,虛心接受天下之喜;潛心觀天下之理;定心以應天下之變,平心論事可容天下之事。寵辱不驚,慈善大愛,上善若水;有容乃大,能容天下之物。力行「忙而心不盲」的哲學,有慈善之心,無私心的待人處世;用心、專心做事,隨心隨緣而喜。& B- t& j& [; b9 L: X6 t! T9 T" }

* t8 |) A' v/ ]% ^. ]# E% v( q1 y9 `1 V
知福、惜福、要惜緣,珍惜才會擁有,感恩才會長久,所以要學會把愛放大,愛自己、愛親人、愛大眾,凡事多為對方想一想,別一股勁的只用自己的思維想著自己的好。但是,也別太在乎的亂想,如果心裡放不下、想不開、看不透、忘不了,煩惱就會接踵而來,其實,也許自己什麼都不覺得,或者就算是即使懂了,有的時候就是心裡過不去那個檻。心迷就是苦,能悟就自在;性似太虛,動靜如一,修心養性,提高心性才是正道。* l4 o4 W8 H( a' Q; T3 Q* S
$ D6 K4 e. e( f. ^; N9 ^  h5 h3 d0 S/ @
% |7 U% F: ]% o5 K: b  q; W0 A
人就是在情中活著,但是不能一味地縱情於名、利、情仇、恩怨、慾求和享受,要放開視野去認識生命的真諦,要看得起自己而重視修心養性,隨時用正面思維去自我勉勵和激勵別人,也要看得起別人,把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七情六慾、利害得失看得淡,沒有心機心甘情願的為人好,就算偶而有摩擦也不能留下心結。尊重別人和自己的差異,少看別人的缺點,少批評、少計較;多釋出善意的了解、諒解 ; 多看別人的優點,心動不如行動,可以學習但是少攀比。
( g, \+ x4 h  i5 P
/ Y1 f5 n9 o( }" W' w+ a5 \& N" ^+ t! R. b
知人知面不知心,知己知心何處尋,心有靈犀一點通,心靈的契合是交心,投緣、好人緣不請自來。善念、正念常在心中,時時刻刻用正面思維,心寬天地寬,百邪煙消雲散。
! `5 y1 c7 M9 [" S5 U0 H, m4 c5.35.249.64
, O' S* n9 L5 x" f& G6 g3 h, U: r4 w' c& `! N
人各有志,只要有願景、有心願,有信心,用心若鏡,肯專心、耐心、恆心,心堅石穿的持志力行,沒有得失心,做而無求,反而無心插柳柳成蔭,心想事成無求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