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07660
- 威望
- 41024
- 金钱
- 6
- 阅读权限
- 130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3126 小时
|
12#
发表于 2007-2-16 1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到非洲
! v6 Z. u4 }8 { o+ S( p5.35.249.64
, J, r, M* {! E+ m' Y" {6 D/ V非洲曾经是中国的亲密伙伴,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非关系达到顶峰,“闹革命”、“求解放”、“争独立”的意识形态输出和大量无偿的经济技术援助,让非洲国家得到了巨大的好处;同时,非洲国家对中国也投桃报李,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19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的进行,中国对非洲的政策也有所调整,中非关系相对于毛泽东时代的亲密无间,也有所降温,曾经一度看上去中国似乎正在走出非洲。
) N& }4 I/ l* k/ k- H& s5.35.249.64
, s1 Y+ l* V) Y$ Q. V! m' D人在德国 社区 近年来,中非关系基本完成了从政治伙伴关系到经贸关系的转变,意识形态之间的分野已经被国家利益所弥合。继2006年的中非合作论坛之后,胡锦涛本月又展开了非洲八国之行,这被看作是一个象征——中国正在重新回到非洲,只是现在带着的不再是“革命”,而是硬通货;并且这硬通货也不再是无偿援助,而是要还的贷款和生息的本钱。
: o, F; V5 a: H! e8 p$ q5.35.249.64# `6 @8 E7 `$ a0 w+ k; d `4 t
西方舆论对中国最近在非洲的一连串动作颇为敏感,一时间,“新殖民主义”的论调甚嚣尘上,甚至连非洲大陆内部也有人在警告,不要把跟中国的关系发展成“殖民关系”。“新殖民主义”的论调,实际上是这样一种西方政治逻辑的体现,即:我可以搞但你不能搞,就算我不搞,你也不能搞。“新殖民主义”的指责,看似替非洲国家和人民说公道话,但实际上正是这种政治逻辑的产物。正在胡锦涛访非期间,美国悄然启动了它的非洲司令部,虽剑指反恐,但这柄举起来的剑未必不意在沛公。
( y* n0 R3 b8 ~3 C5.35.249.64
9 x9 m* ~" o4 m( N, _! B 当非洲不能为欧美产品提供市场,其能源又不足以引起欧美国家兴趣的时候,非洲实际上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鸡肋。然而,鸡肋也不容他人染指,于是,中国的到来就成了“新殖民主义”。但这些鼓吹“新殖民主义”的先生们似乎忘却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他们自己才是殖民主义的始作俑者。正如胡锦涛和温家宝所说过的那样,中国不是殖民主义者,殖民主义的帽子绝对不应该扣在中国头上。而胡锦涛此次的非洲之行,不仅仅是寻找新的战略空间,也是现实主义外交的实践。
$ k! |0 w' c5 e# r6 B5.35.249.64) H& h$ I/ B8 |, M9 [+ ^4 d8 l! D$ J- w
中国今年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中共十七大,二是反台独。这两件事情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一边是中共推出反腐新战略,继续向国人彰显反腐败的决心;另一方面是军方高层频下战区,督促军队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台湾那边的“去中国化”运动也在紧锣密鼓,先是教科书“去中国”、军营“去蒋”,然后又有一众公营事业“去中国”,虽然美国明确表态不支持台湾这波闹哄哄的“正名”,但阿扁似乎是铁了心要“正名”下去。此番“正名”实际上是一步走向台独的准备棋,这把火倘若延烧开来,台海局势的紧张就在眼前了。0 |" x7 Y; N6 |! M) y0 \9 T
2 Q9 q3 @1 L& C g8 G6 f
宋代时候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台湾那边的新桃旧符正相争,而春节这个新桃换旧符的中国传统节日确乎来临了,春运已经进入了高峰期,人们都匆匆忙忙地奔走在回家过年的路上,路上的人们似乎不再关心什么天下大事,眼睛里看着的只有那一张小小的车票。
N% o' D) v' r6 Z$ k人在德国 社区
# M0 ^5 y; S' U( ?林海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