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07660
- 威望
- 41024
- 金钱
- 6
- 阅读权限
- 130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3126 小时
|

很久以前,我比较喜欢看灾难片,在没有大片的时代,灾难片是最接近大片的,宽银幕,大制作,大场面,有很多的特效镜头,能看上灾难片,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开了眼界。
) |; _+ L/ [* W3 y0 Y* n* U7 d7 H
7 j+ D! A: N; K3 @3 t; B! c, E: P 我上学那会儿比较有代表性的灾难片是美国的《洛杉矶大地震》,它的主演是查尔顿?赫斯顿,这个电影给我留下的印象的是两个地方,第一个是在电影的结尾,赫斯顿被大水冲走了,当时吓我一跳,这可是男主角啊,说没了就没了?第二个给我留下印象的是前半段表现赫斯顿幸福的家庭生活段落,她老婆在那里做填字游戏,她问“色鬼的阴性名词是什么?”赫斯顿随口答道:“荡妇。”哈哈,那时候我正是一个纯洁的好少年,所以这个回答怎么想怎么有趣。
: T1 c, ^% f/ `: h6 r6 D. ?人在德国 社区5.35.249.64( Z! x4 `5 z4 y+ h" n
不过那时最让我念念不忘的灾难片倒是《日本沉没》,这个电影的排场比《洛杉矶大地震》搞得还大,而且特技丝毫也不比美国片逊色,房倒屋塌火山爆发的场景一样不缺,单从热闹的角度上来说,那叫一个过瘾。和它差不多同时候,还有另外一部日本的灾难片叫《首都消失》,这个电影场面略小,但是增加了很多悬疑气氛,弄得神秘兮兮的。
0 K2 z3 d$ h. |$ G5.35.249.64( r+ @8 v8 B" ?+ @1 k6 n/ e% j
灾难片在很多时候是表现人们对未来的忧虑,日本人可能是挺有忧患意识的,所以总是在电影里暗示自己的国家处于危险之中。中国人是不忧虑这些的,中国也没有灾难片,在中国看国产的灾难片不用去电影院,只要在电视新闻里随时能找到煤矿坍方或者是化工厂爆炸。
7 s0 T* v. X% h) P5 v. n4 i5.35.249.64人在德国 社区$ m6 `. F) R9 R. U o5 I
中国过去有过一个叫《蓝光闪过之后》的电影,故事以唐山大地震为蓝本,这个电影有点灾难片的意思,不过技术嘛,现在我实在想不起来有什么可值得说的了,在中国,电影业和《新闻联播》一样,灾难并不需要做过多表现,只要能说明人民能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战胜灾难就行,在中国,灾难片总能变成主旋律。
4 h4 h# X* z s8 a( y# f1 I5 S4 J, ?! e# w$ L
《日本沉没》也有一点主旋律的,它在灾难之余也歌颂了日本人民战胜灾难的勇气和国家领导人的领导才能,但是让这个电影更加悲壮的是,它告诉观众灾难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论他们的科学家是如何睿智,人民是多么坚强,国家领导是多么的英明,日本该沉没还是要沉没的。
' u7 l% v) `4 k, p5.35.249.64
. b" r- v# o' T+ X 这个电影有些情节我还记得,比如席卷日本的大地震刚开始的时候,东京都的一个老人为了安慰自己孩子,说这个地震没什么可怕的,1923年京都大地震的时候,满城都是大火,那烧死了多少人啊。孩子们刚刚放下心来,排山倒海的洪水就把他们全部淹没了。日本的灾难电影很是受了美国人的影响,在灾难之中,时不时会安排一点黑色幽默的段落。& ]6 \; l% n* \9 B. A: {& t
% u+ D0 _# O" {- D# Y* c$ w$ e 在灾难面前,日本要向何处去,这是这个电影真正的主题。在日本沉没不可避免的时候,日本首相开始向世界各国求助,他说人类总是盲目发展,最后总要落到恐龙一样的下场,不过爬行动物是冷血的,而人的血总是热的。在电影里,世界各国都接受了日本人的移民计划,在日本官员和各国首脑谈判的过程中,一色西装革履的各国政界人士中突然出现了身着灰色中山装的中国领导人,这个镜头虽然写实,但也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 W6 n5 l" {% |, T. P( C人在德国 社区人在德国 社区& I7 E& B& k, r; b" |3 m* Y
在这个电影里,日本沉没了,幸存的日本人流亡到了世界各个国家,最后,他们说,我们是日本人,日本人总会坚强地活下去,日本这个民族并没有灭亡。这个结尾只给日本人留了一点点的光亮,实在是谈不上光明。人在德国 社区# W# A! N; X8 o% T# G# ~8 g
3 _4 }, E; b+ V% G4 P! F
这电影是日本人在1973年拍的,那会儿日本经济腾飞,世界上却冷战正紧,一般日本人正沉浸在经济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实惠的时候,一些知识分子却开始先日本人之忧而忧,《日本沉没》的小说正是在那个时候出版的,这部作品在当时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光是小说的上册就销售了204万册。
. }7 d& c o8 w8 U) K. O
8 x; l& T/ |. z: H' s& L 日本沉没这个题材对科幻片和灾难片来说,都好得不能再好,简直可遇而不可求,所以日本人2006年又重拍了一遍,这个重拍片动静够大,政府出面支持,军队派人协助,而且电影不管卖的怎样,20亿日元的投入总是创下了日本电影投资的新高。
^; e& x" |" l+ H( N( [% v+ ^人在德国 社区# e4 t9 V" ?/ M- y# n; ]! F. A, p
《日本沉没》旧版本投资不是最高,但票房却好,(5亿投资,40亿收益)新片虽然也是年度卖座冠军,但是和投资相比,总是不大合拍。和老版的单纯相比,新版实在是华丽到了平庸,那些在老版中作为主角的灾难场面,在新版中几乎全都是由CG技术完成的全景镜头做几秒钟的交待,而且看多了电影的观众一眼就能发现其中之假。或许是导演不甘心简单翻拍的缘故,他在新片中另起炉灶,硬生生地一个爱情故事贯穿之中,只是这个爱情故事不但不够动人,男女演员也不大受看,男演员身材单薄,女演员又长得太像郭晶晶。
9 W! g; p# H; ^- k! w% x
0 _. t7 \& T" q, Y! B5.35.249.64 在新版里,日本并没有全部沉没,而是在日本人民的努力下,他们最终战胜了这场灾难,这个结尾实在是太像中国的主旋律电影了,日本为什么不沉没?
% Y4 x3 ^- k' v' {: L& J8 P+ ?; k4 T* ?* \1 B( x/ w3 G
日本的科学家用在下沉的板块上打孔爆破的办法阻止了日本列岛的下沉,在这个营救过程中,世界各国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因为侧重点不同,和爱情故事的精描细写相比,拯救日本这条线索实在粗糙到几乎不能自圆其说,不过他们还是没有忘了加上这样一句台词,那是各国的钻井船都前来援助的时候,一个日本船员惊讶地说:“看哪,中国人竟然也来了。”人在德国 社区, M5 `8 h: o' L+ |( `8 ^
! V9 W! m4 M4 |, F+ Z1 ~
在日本人眼里,中国从来都不是朋友。
" m/ B. N. y8 X5 B, O* r6 C
`! I6 V3 J+ ]6 _" c* @ 日本没有沉没,日本会东山再起,或许时代变了,日本人的心态也变了。在老版的故事里,作者提醒日本人的是,日本很脆弱,日本不能孤立地生存。在新版中,日本似乎已经可以说,他们总会强大到人定胜天。
3 q, Z( W8 [2 q+ X3 L$ ^
! I/ a5 ~4 p+ O: q2 j* ^ 这是不是日本的大国思想抬头可不敢说,一个电影或许不能有那么多意在言外的东西,观众不能想得太多。不过关于国家兴亡这样的事情,日本人未必总像中国人那样总当成个严肃的事情,至少在文艺作品里,既然有人去拍《日本沉没》这样悲天悯人的故事,那么也会有人想出《日本以外全部沉没》这样的鬼点子。
$ u( s8 |) |3 V
/ r4 t4 D0 f& x% F 《日本以外全部沉没》这个故事据说来自于《日本沉没》的原作者小松左京组织的一个饭局,在酒桌上闲扯的时候,有人对小松说,其实完全可以把你这个故事反过来讲,假如除了日本之外,世界其他国家都沉没了,应该也挺有意思。在那个饭局中,日本最著名的小小说作家星新一就在其中,他马上就编造出其中的一些情节,后来,这个故事被作家筒井康隆写了出来,有意思的是,《日本沉没》在1974年获得日本科幻小说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而《日本以外全部沉没》则获得了最佳短片小说奖。2006年,在《日本沉没》被重拍之际,《日本以外全部沉没》也被导演河崎实在搬上了银幕,不过和前者相比,它投入少,场面小,而且仅用了10天就拍摄完毕,不过没看过这个电影的人千万不要以为它是日本人对其大国妄想的一次意淫,它实际上是作者们对日本人岛国心态的一次痛快地恶搞。
/ N, G& `8 h, x& Q( P8 ]5.35.249.64
- H3 W+ _1 \: D 《日本沉没》,让日本人壮怀激烈了一把,而《日本以外全部沉没》,则对日本民众心态做了不留情面的讽刺——中国不是沉下去了么?美国也沉下去了,现在就请你也沉下去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