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日专家介绍温家宝访日:经贸将是突破口

“作为一个需要政绩为自己打开局面的政治家,安倍将不得不慎重对待和处理中日关系。也许我们可以乐观地期待,中日关系会在今明两年有一个小高潮。” 4月9日下午,日本庆应大学教授国分良成在日本外国记者中心举行演讲会,介绍中日关系近来的发展和温家宝此访日本的看点。人在德国 社区' s) J$ u  }( s" I( H

! M3 C$ q+ W" l9 ?  中日会力促此访成功5.35.249.641 |/ F# I$ M" I9 ^
人在德国 社区( k3 a2 E/ L$ l) ~; Y9 H9 j8 ]
  国分良成认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中国政府总理时隔多年后对日本进行的访问将是一次成功的访问,因为访问的成功是中日两国共同期待的结果。国分认为,安倍首相面临着国内许多问题,而如果不在中日关系这个日本最大的外交问题上打开局面,他很可能会进一步失分,甚至面临尴尬的局面。
9 k9 c* Z" y9 X' E" p
7 T' k- ]* O4 Z: U7 L/ }  去年10月成功访华以来,安倍的支持率得到了提升,今明两年,他很可能继续利用中日领导人互访的机会,再次“以外养内”,累积自己的政治资产。他说,中国方面也急需打开中日关系冰冻的局面,小泉首相的卸任和安倍首相的上台,给了中日双方这个机会。当然,中日两国在经贸、能源合作上的共同利益也是有力的推手。
# `& g5 P/ Z/ k( N' g: y# A人在德国 社区
0 _  n9 l( d- V5 _6 K! D9 T人在德国 社区  仍需高层进一步推动
9 s, I/ g5 e* }3 |; u6 {' Z( ^5 N( P  H' C! O* x( s2 p# K
  国分还认为,有了中日双方改善彼此关系的需求还不够,还需要双方政府高层人士的进一步推动,而建立高级别战略对话和开设领导人热线电话,是目前可以进行的有益尝试。国分分析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中日经贸关系远没有现在密切,但教科书、靖国神社、台湾等矛盾问题一个都没有少,为什么当时人们不觉得中日关系恶化?原因是中日当时高层领导人都非常务实地做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事。9 O! R. w! @9 u% g: S! Z+ `
人在德国 社区+ |7 V6 {* j& S3 g) b' x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日之间就有常设性的部长级对话,可惜这种交流在1985年左右停止了。现在,为什么中日经贸关系已经非常密切,民间交往也更多,反而让人们觉得中日关系一直在走下坡路?他认为,这是因为中日关系还没有形成稳固发展的基础,如果目前的中日领导人能抓住这个机会,建立高级别频繁沟通机制,中日关系中的寒冰有可能进一步融化。
4 M, O; F3 E0 J. I9 \
" |$ v3 `& ?; E) X& y  经贸问题将是突破口
# k1 K  e0 y9 p1 n- t( l$ n9 H% U% k! z: Y% U5 ]0 c
  国分分析说,此次由日本领导人先提出,得到中国领导人响应的双方“战略互惠”关系,将选择能源、经贸、环保等现实事务性问题为突破口,而政治、历史等棘手问题将会在未来做进一步触及。他认为,这次初步商定的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有可能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东海油气开发、环境保护、朝核、金融和物流自由化、打击犯罪、疾病控制、社会分化以及老龄化等问题。
8 @7 f0 S$ G* i7 \: C
9 N) G* d3 h: w3 d0 [  这些问题有的可能会升级到政治层面,如东海和朝核问题,有的属于地区性跨国合作,如疾病控制和打击犯罪,还有的是东亚国家正在或将要面临的问题,如贫富分化和老龄化等。至于历史问题,国分认为,双方会很难在这一问题上轻易说服对方,但目前两国学者正在进行的共同历史研究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方向,至于双方何时才能最大程度地达成共识,可能需要中日领导人多次“融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