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摩梭文化遭亵渎 女儿国非性解放

「由于对摩梭文化的误解,人们已经相信传闻中或想象中的摩梭人,而对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摩梭人不理解。」摩梭学者、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拉木﹒噶吐萨说。
1 W% ?* ~0 Y+ Y  J6 O8 R人在德国 社区2 |( ]; n* @) d' ]6 x
云南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居住著1000多户摩梭人,他们存有母系、母系父系和父系3种不同的家庭组织。其中,保存完好的「男不娶,女不嫁」的古老母系制和独特的「走婚」,深受世界各国学者关注。 人在德国 社区8 }6 C- w0 R0 [2 f

9 k& V$ I9 P% Y& F# z" A" F- V4 o这里因此被誉为「女儿国」──一个女性的王国,与摩梭人相伴的泸沽湖在人们眼里成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
8 N# d0 Q8 k" {
3 p5 X+ e& m$ V6 s: L《中国青年报》11日的报道说,近年来泸沽湖旅游大热,由于影视、文学等作品以及一些导游的夸张和不实介绍,使不少游客带著猎奇的心理前往泸沽湖旅游,甚至有些游客到泸沽湖旅游是为走婚而来。上网搜索,许多有关泸沽湖的帖子都有「体验摩梭走婚风俗」的字眼。
: }9 `( |7 N& ^! t% s/ X( d& r# k : Q2 _9 D3 `& M2 [9 O0 O
原宁蒗县副县长、摩梭人阿柱民给汝独支说:「由于语言、文化价值观的不同,摩梭人常常被众多的媒体、游客甚至专家学者误解。许多人不顾摩梭人的民族情感,认为摩梭人群婚、乱伦、滥交。在这样的渲染下,美丽的泸沽湖成了一些人梦想寻欢的去处。」
9 {  a  {" ?% v$ @6 t, t, h5.35.249.64 6 S6 x; O: l+ g) s# U' M
研究者认为,对摩梭文化的曲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摩梭教育的落后。
+ k4 f/ g( W5 F7 n" ~. v
6 `1 O6 y8 b: _% R" H曾在摩梭村寨生活了一年多的香港学者周华山说:「摩梭人鲜有学者和研究者,长久由外族学者和作家代言,其主体发声的空间非常有限。」
$ z; h( H$ k% L0 p5.35.249.64
4 @* I# k# d: b8 ]! ?  M- m「目前在昆明工作的摩梭人只有10多个。」拉木﹒噶吐萨说,「世界上有近20个国家的学者在研究摩梭人,但大多是学术圈内的东西,而被研究者──摩梭人的声音却很少在专著中出现。」 人在德国 社区0 y. ^" D; ^9 O; r
0 e- R% c: @  g: ?  s+ }
令研究者担忧的是,外界对摩梭文化的误读反过来也影响了摩梭人对自己文化的理解。当地一些人把「走婚」当作摩梭文化的核心来招徕游客,一些迎合低级趣味的「伪民俗」「伪文化」旅游内容也由此产生。
# s; _0 b1 W$ r1 A1 |% o0 z人在德国 社区
( n8 F$ G- |/ g/ ]4 A0 `  r人在德国 社区「落水村有不少家庭旅社起名为‘女儿国阿夏园’‘女神楼’‘母系世家’‘摩梭伊甸园’等,这些暗喻著性解放的名字被建构为摩梭风情。有人在篝火晚会上公开鼓励游客‘搂著摩梭小姐拍照’,似乎摩梭女子是可以亵玩的对象。」周华山说,「这些行为会使游客认为除了走婚,摩梭文化没有其它内涵。」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人在德国 社区& \3 G, Q0 \3 E* n( Q5 W& {! _
3 e& M: x2 m5 Z
[ 本帖最后由 日月光 于 2007-5-11 10:38 编辑 ]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