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99404 
 - 威望
 - 37876  
 - 金钱
 - 55  
 - 阅读权限
 - 120 
 - 在线时间
 - 1704 小时 
 
  | 
  
牛背鹭 
  Bubulcus ibis (Linnaeus, 1758年)  
 
【别名】:黄头鹭、畜鹭、放牛郎等 
【英文名】:Cattlee gret 
 
【分类位置】:鸟纲,鹳形目,鹭科,牛背鹭属 
 
【分布范围】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北京及山东威海也偶见。国外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  
 
【外形特征】体重360~440克,体长47~550毫米。成鸟夏羽通体大都乳白色。头、颈橙黄;前颈基部着生橙黄色蓑羽,颜面几全白色,背上具一束桂皮红棕色蓑羽,向后延伸至尾羽末端,有时甚至更长。冬羽几呈橙黄色,长羽全部脱落仅头顶只留少许。虹膜金黄色。  
 
【生活环境与习性】多见于平原、山脚下的耕地、荒地及沼泽等处。平时成对生活,有时成小群。以昆虫、蚂蚁及蜘蛛、娱蚣和青蛙等为食。,捕食家畜及水牛从草地上引来或惊起的苍蝇。傍晚小群列队低飞过有水地区回到群栖地点。结群营巢于水上方。 繁殖时成群,一般20~50对一群。营巢于树上或池塘、沼泽等处。一窝产3~5枚卵。雌雄一起孵卵,但以雌鸟为主,21~24日雏鸟孵出。 
 
在我国南方因常啄取耕牛和其他牲畜体上的寄生虫,也吃地上害虫,故为益鸟,应严禁猎捕。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亚种】有三个亚种: 
 
·Bubulcus ibis ibis,分布于北半球伊朗以西的欧洲大陆、非洲北部、美洲东部和南美洲中北部。  
·Bubulcus ibis coromandus,分布于印度到日本南部及菲律宾群岛、摩鹿加群岛。  
·Bubulcus ibis seychellarum,分布于塞舌尔群岛。 
 
药用—— 
 
【药 名】:牛背鹭 
【来 源】:为鹭科动物牛背鹭的肌肉。 
【功 效】:补中益气,解毒。 
【主 治】:治中气虚弱,消瘦,虚弱之症,痈疮肿毒。 
【性味归经】:甘,凉。肺、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0-200克。 
【别 名】:黄头鹭、尼鹭、家畜鹭鸶、红头鹭、畜鹭、红头官、放牛郎(《中国药用动物志》)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云南、广东、台湾;偶见于山东、北京及东北。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猎捕后,剖腹除去内脏及羽毛,取鲜肉或焙干研末备用。 
【拉丁名】:牛背鹭Bubulcus ibis (Linnaeus). 
【考 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编辑词条 
 
 |  开放分类: 
鸟类、动物、鹳形目、鹭科、牛背鹭属 
  
参考资料: 
 1.http://www.wiki.cn/wiki/%E7%89%9B%E8%83%8C%E9%B9%AD  
 
 
 |   来源:百度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