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07660
- 威望
- 41024
- 金钱
- 6
- 阅读权限
- 130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3126 小时
|

在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招贤镇,有一个神秘的小村庄,由于那里一年四季常有雷击事件发生,因此得名“雷公坛”。近20年,雷击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村里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被雷击的遭遇,许多村民不堪雷击之苦而纷纷迁离,原先180人的村庄如今仅剩8人。# X1 N5 j; o; A. O( Q/ X
& ?) o6 y8 x. t: B3 F0 `
! S! g- d8 X; l' v* \: U2 y5 X5 D% M2 r 9 U5 c+ q5 m0 h f5 b# O
雷公坛已经快成了空村了。
1 |5 y) s+ w9 i( Y! Q$ C; s+ V人在德国 社区4 t9 a+ R$ D# S
* D/ P- V! Z3 `" ]' C5.35.249.64 和许多村子一样,都是深山里的小村子,也都没有采取防雷设施,为何雷公坛村频遭雷击呢?
6 q+ G2 o7 D5 ?2 \& x! N1 q9 y" B; Z3 Y% o
●谜团缘起 / X# X$ ]6 b% T/ L3 X) J `* X
# M- {/ @/ m# `* M6 B% Z. t5 L* G; M
雷公坛村至今已经有300年的历史,因多雷而得名。该村位于梅岭山区腹地,田地肥沃,景致宜人,但优越的条件却留不住村民们在此安居乐业。据村小组组长胡志勇介绍说,为保佑村民平安,早年村里还特意盖了一座庙,但是听村里的老人讲,一百多年前,这座庙被一场雷灾所毁。
' v7 y0 R9 u$ o0 R& ^# j& S4 M& v
# x q, Q' l: C2 ~4 D O 近二十年来,雷公坛村的天气变化十分异常,经常发生雷暴现象,一年四季都有雷击事件发生,尤其以夏季为多。因雷击造成人、畜伤亡事故接二连三,山上的树木也时常因此起火,房屋被雷电损害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据统计,几年来,雷公坛村因雷击死亡人数4人,击伤人数达几十人次,破坏房屋数十幢次,村里的电视转播设备至今已遭受雷击20多次。村里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被雷击的遭遇,只是受伤的程度不一。 7 ?0 u M5 Y2 {% d9 F" p7 g
& d1 v) h: c# O& i, F8 t 雷灾已威胁到了雷公坛村村民的生存,人人谈雷色变。“雷公发怒了,怪人跟自己争地盘,所以要把人赶走。”村民王家礼老人说。许多村民不堪雷击之苦纷纷背井离乡,迁居别处。
. I" r5 v' E; h$ H
" Y- L/ L3 F! n# p9 [- T人在德国 社区 胡志勇说,雷公坛村原本人丁旺盛,有40多户人家,多达数百人,十几年前还有180多位村民,而如今在雷公坛村常住人口仅剩8人。由于难以割舍赖以生存的土地,留守村民执着地选择继续在此过着与“雷公”对抗的日子。现在,又到了雷电频繁“造访”的夏季。记者瞭解到,为了躲避可能发生的雷灾,留守在雷公坛村的村民都会随身携带着一台收音机,时刻关注天气预报,一旦预报要变天,村民便相互转告,集体到山下躲避。 人在德国 社区: Q6 y) j5 [* i4 f1 v: k& o' l1 ]
! J$ S9 n1 V2 n+ h人在德国 社区 ●架空电线进行改造,加强防御意识 5.35.249.64 S7 a$ k) Z1 w& c% V5 J$ N
人在德国 社区$ u- \& v/ _# n2 f" E: j
针对雷公坛村的具体情况,专家们也提出了治理的办法。据介绍,该村2根架空电线是引入雷电波侵入的主要通道,必须对架空电线进行彻底改造。可在村子外围以4根避雷针分别做1组接地网,供避雷针和避雷线接地用。村庄电线进线处(配电房)做接地网,供电源地线和埋地屏蔽金属管或铠装电缆金属外皮接地用。 人在德国 社区6 Q. F+ n* ` x
3 ^9 z, @# @ R' |& Y* U人在德国 社区 “不过这种改造方案的成本过高,由于缺乏经费来源,实施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也不太现实。”付智斌说。 5.35.249.64) L* G. Z& ^+ Y
' T6 V, O# T2 u+ l! d1 x, I 对于留守在雷公坛村的村民,付智斌认为目前最关键的是加强他们相关防御意识。“雷公坛村遭雷击的死伤者多数为正在野外劳作的村民,主要由于他们的自我防御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防雷知识,再加上当地无防雷设备,而且劳作区间宽广,农具多为金属制品,非常容易遭雷击。”
/ K( \+ O- ]$ y) K! [! K# C( ^" I+ s% k; b& H: ^* H7 A
专家介绍说,雷电预报信息的及时传达就显得极为重要。目前在雷电灾害预报上,气象部门虽然能够较准确地预测1小时内的雷击发生情况,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由于居住、劳作很分散,且通信落后,往往难以及时获取雷电预报信息。既然如此,防雷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村民搬出雷公坛村。
& N2 o7 `5 p3 `- J4 [7 o H人在德国 社区( m6 E$ @7 e7 b5 k3 t8 J; V( g6 [
●三大因素造成“雷公坛”频发生雷灾
* S; L1 H, m, g& I1 x8 X" P g& K' @- Y4 K
其实,雷公坛村和许多村子一样,都是深山里的小村子,也都没有采取防雷设施,为何雷电频频“光顾”此地,是什么样的雷电会有如此大的威力,以至于房屋被毁,人畜受伤甚至丧命呢?难道真的是“雷公”发怒吗? + g; H# \, }" {' q6 f
5.35.249.649 Q1 B' k( h3 R% m0 Y" `
江西省南昌市防雷中心的专家们来到雷公坛村,在经过数天的实地调查和测试后发现,雷公坛村附近的地形、地质、天气情况等因素使雷公坛村成为不适宜人群居住的天然雷灾地区。 人在德国 社区1 Q" c; [+ t. @6 M0 Z9 r
[1 Y; W- @4 n4 y' V
因素一:“马蹄”地形 ( B& T. \! w& Q' C( A) W9 V
. I2 U4 \1 m/ b( `2 _) [
据防雷中心工程师段和平介绍,从地形图看,雷公坛村位于海拔590米左右的几个小山脊之间。该村整个大空间地形呈马蹄形,南低北高,处在偏南风为多、偏南暖湿气流盛行的山坡风口上。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村庄上空容易形成积雨云。积雨云遇山地阻挡,在山地的迎风面滞留时间增长,从而导致积雨云在雷公坛上空出现的频度、时间增加。而因积雨云形成的雷暴在夏季的午后、傍晚出现的几率非常大。
( E# T1 \, ^6 z+ w ~
& M$ f. n m4 L4 _" \. v人在德国 社区 因素二:特殊的地质结构
9 H: b& U6 q; W; s: l; C& s" R( G! p; O/ F2 D4 X) Z
除此以外,防雷中心副主任易高流认为,雷公坛村处于岩石板块的交界处,以稻田土壤为主,山上雨水多,地面土壤潮湿,因此电阻率比附近岩石要小得多,雷暴就很容易落在此处。而雷公坛村的电线均没有采取防雷措施,这使得雷电波极易沿电线引入,从而造成雷害,成为雷公坛村雷灾的罪魁祸首之一。
3 }3 U2 K) f* ^: I7 s; u6 v4 {+ K7 z2 ^/ r; y2 E; _
因素三:强对流天气 7 h6 |& U' f% H% {2 {2 M/ I$ Z
. q- A5 v$ a6 O 江西省气象局雷电监测预警与防护技术中心付智斌主任告诉记者,由于雷公坛特殊的地形结构造成当地频繁出现强对流天气现象,而强对流天气会伴随狂风、暴雨、雷电、大风、冰雹。因此,发生雷公坛村雷击等突发性灾害也相对频繁。
! H; x# o8 e: _7 j8 J- ~; G
/ d" q; {4 M u2 D" g% K5.35.249.64 专家介绍,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或者通过人体的直接雷击是造成雷公坛村雷灾事故的最主要形式之一。而在雷区,当土壤中存在电流时,人在地面行走时,两足之间就会承受一定的电位差或电压,从而在地面上就会呈现跨步电压。跨步电压的大小主要与接地电流的大小、人与接地体之间的距离、跨步的大小和方向及土壤电阻率等因素有关。一般距接地面越远处,跨步越小,跨步电压也就越小。
1 c$ i M* ~% X
7 ]$ G @, [ M/ ~: C' ]6 M' Z 跨步电压的出现使得雷电非常容易击中人体。雷电击中人体、建筑物或设备时,强大的雷电流转变成热能,高温会灼伤人体,引起建筑物燃烧,或毁坏设备的部分零件。在雷电流过的通道上,物体水分受热气而剧烈膨胀,产生强大的能量,可使人体组织、建筑物构件、一些设备破裂,从而导致人员伤亡、建筑物和设备损坏。 人在德国 社区0 @3 E0 V* L3 F
3 H* [# l& I9 d! d0 Z5.35.249.64 ●防雷六招 5.35.249.64' q. [* r$ N' I7 ]7 d/ e
3 |* b9 e y0 h" U1 _% Q; v人在德国 社区 一、春季注意收听、收看雷电预报。 . n1 B8 [! v/ J1 d3 A9 V9 y; C
5.35.249.641 e# [: s! U/ h* o( N
二、在野外遇到打雷,两脚并拢蹲下。 & d" ]4 c' O( F' D
9 F% a6 H" O* S3 D
三、打雷时不适宜进入野外棚屋、岗、亭等建筑物,不宜躲在大树底下。
3 j) V. [( ]# u8 h% f" E8 @人在德国 社区5.35.249.64; Z2 z: d% g% L) s
四、雷雨天气时,不宜在旷野高举雨伞等可能导电的物品。
& e! v/ x5 @/ G. i$ h& k( F. A
2 Q! o3 h; M1 ]+ ] 五、雷雨天气时,少使用电话和手机,不要使用淋浴头冲凉。 5.35.249.642 E2 k, R* N# V9 P' ?6 ]3 S
人在德国 社区) u/ j/ \- T$ `! R+ x' q1 |4 C
六、打雷时,最好不要靠近建筑物的外墙以及电气设备、线路。
+ M4 H3 |$ ~" j; B3 B' B" B人在德国 社区
& p! O+ T `/ }; A; H- F b8 O+ u3 H- R人在德国 社区 一般,人员遭受雷击大多数不会立即死亡,可对其进行简单急救,方法为: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来源:北京科技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