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金融] 德国经济复苏背后:东西差距大 新兴产业差

作为今年6月初八国峰会的主办国,德国特意将会址安排在了原东德小镇海利根达姆。此间分析人士称,德国总理默克尔此举的目的可能是要向全球展示一下:在德国统一大约17年之后,原东德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东西部差距

  据新华网报道,海利根达姆附近最大城市是罗斯托克。近日来,罗斯托克市的街道被粉饰一新,用二十种语言写成的“欢迎”标语在海风中飘扬。市区内商家林立,遍布全德的连锁商场Kaufhof占据了主要的黄金地段,麦当劳和深受德国人欢迎的连锁咖啡店Tchibo也是随处可见。这一切似乎与普通的西部城市并无二致。然而,表象往往与实际有别。在德国整体经济开始复苏的同时,东西部地区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距。首先需要强调的是,为了复兴德国东部地区,德国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自统一以来,德国西部各州将每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都用于“补贴”东部。迄今为止,德国向东部地区的投资累计已达1.5万亿欧元。
$ ^: t( t" Q4 v) m- B
! Y: M  C4 `) m6 C4 R  但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是,德国东部五个州(不含柏林)的失业率仍高达15.2%,是西部地区的两倍,甚至高于波兰和匈牙利等东欧国家。东部工人的工资水平也比西部地区要低三分之一。目前,东部地区的生产率仅为西部的三分之二,东部五州前一百家企业的营业额总和不敌一家西门子;而在德国企业五百强中,仅有19家来自东部地区。
# ~6 @% m: M4 D4 a8 N* c( @5 `7 O
6 I  y0 b* [# Y5.35.249.64  罗斯托克所在的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是德国“最穷”的州之一。该州经济以农业为主,但自1989年至今务农人员已经由二十万人缩减到不足两万人。德国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坦言,“这些地区的一些村庄和小镇正在消失”。由于真正的大型工业很少,个别地区失业率高得惊人,如该州中部城市代明的失业率就高达30%。
* b( C. w! I2 C; W  i2 d5 C5.35.249.64
# M: C1 v6 n+ I8 g1 m2 P人在德国 社区  相比内陆地区,作为天然良港的罗斯托克的情况要好一些。罗斯托克曾经是德国与前苏联之间波罗的海航线的运输枢纽,但冷战结束后双边贸易额剧降,港口几近荒废。近年来随着北欧各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当地旅游业的兴起,罗斯托克重又恢复生机,成为这个地区新的“经济亮点”。! C) w- W* X% B7 }9 x

6 Z# s/ a6 E* C% W! f5.35.249.64  专家分析说,目前德国东部地区尚缺乏支柱产业,导致东西部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趋势。当然,也有部分东部城市近年来取得了不凡成绩,如马格德堡的汽车零配件行业、德雷斯顿的电子行业以及耶拿的光学仪器等行业,在德国甚至全球都有相当的竞争力。按照目前计划,西部地区对东部的“团结”投资要维持到2019年。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称,德国经济复苏的春风似乎绕过了东部,但该地区还有12年的时间来消弭差距,它们需要的是创造更多的“经济亮点”。
5 ~5 {6 [# d1 L& X  x: S人在德国 社区
) i6 A/ G7 ~# W 从《财富》杂志近年公布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排名来看,德国入围企业数量保持稳定,国家排名一般在美、日、法、英之后居第五位。
0 `6 k+ e8 U7 M5.35.249.64 8 X; S+ b. r5 K5 k3 n( J7 s
  在过去五年中,德国企业入选数量保持在35家左右。其中以2005年最多,共有37家德国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2004年入选34家,其余各年均为35家。汉高、欧洲抵押银行等几家“门槛”企业的频繁“出入”是数量变动的主要原因,而德国排名前30家企业占有长期稳定的席位。1 `5 k* c. W, r( S$ X2 {+ J

0 g6 g" [" a% q& R: N& `6 R$ x" m5.35.249.64  从德国企业的个体排名来看,呈整体下滑态势。在过去三年来里,德国排名前二十的老牌企业中,只有德意志银行、易昂(E.On)能源、莱茵集团(RAG)排名上升,尤以莱茵集团升幅最大;其余均不同程度下降,拜耳、德国铁路、RWE能源、慕尼黑再保险的排名均下降超过三十位。而新进企业,如EDEKA(批发零售)、西德意志银行、大陆(轮胎)表现较为出色。从国别看,美国与日本进入五百强的企业数量分列一二位,分别为170家和70家,两国合计约占总数的一半。法、英、德共入选110家企业,占总数的22%,三国分布较为均匀。+ h5 e# E5 D+ g

9 g  y0 {" C* S人在德国 社区  2006年美、日入选企业数量对比2005分别减少7家与11家,而法、英、德的企业数量相对保持稳定。可以看出,德国企业进入五百强的数量仍然远少于美、日,甚至英国、法国等欧洲同伴。
/ @6 O+ q9 ^7 A
6 b; Y& o; v8 d. ?0 F7 I7 E! O  尽管如此,德国数年来仍保持世界出口冠军的位置,其主要原因在于占德国企业数99.7%的中小企业表现强劲。中小企业素有德国的“隐形冠军”之称,较之大型企业拥有更好的业绩及更广的行业分布。而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行业总体分布较广。美国企业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日本次之,以电子行业最为突出。欧洲三强法、英、德则主要以机械、金融、零售、能源为主。德国仍以汽车、机械等制造业为主力军,另外银行业发展迅速。
0 ~7 a% p6 M1 j+ I/ n- F! A" z5.35.249.64 人在德国 社区0 S" j! A! M' m9 z5 `3 v
  专家分析,德国IT等新兴领域发展严重滞后,是世界五百强企业数落后于美、日的主要原因之一。德国的优势产业仍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领域,35家入选企业中制造业企业超过十家。相比之下,电子、信息、网络等新兴产业发展较之美日已明显落后。4 W8 q" r* ]5 N

: ~3 _0 s' U) }3 j7 E5.35.249.64  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美国的微软、英特尔,日本的松下、索尼等,都已为世界半导体、信息产业的绝对领军企业及行业标准制定者,而在此方面德国企业乏善可陈。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地域分布极不平衡,绝大多数位于原西德地区。即使以德国《世界报》评出的德国企业五百强分布来看,位于东德的也仅有19家。由于历史原因,东德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两德统一后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尚未给原东德地区带来根本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