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07660
- 威望
- 41024
- 金钱
- 6
- 阅读权限
- 130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3126 小时
|


# D; s% |5 m( c' ^ V/ |& K" I5.35.249.64中国直-11武装型直升机6 F, }' h# y6 V, q" m D) A2 `7 j
5 j, ^# o2 K, I- W0 z人在德国 社区「从承担试飞任务以后,我们每天都在把危险当饭吃。」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某训练团团长郭鸿儒说。+ h! v& s6 c( K/ R7 [
( [6 i @1 w4 X
这个训练团完成了中国首架自行设计制造的「直—11」直升机的定型任务。「直—11」是一种军民两用直升机,2004年12月,取得了民航总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目前广泛运用于国内抢险救灾、空中拍摄、警务巡逻等。
+ I! y1 ?& |2 s, |- ^4 ?. D' k( r) Q/ d4 v1 r( |+ m4 J
作为承担培养高素质直升机飞行人才的解放军陆航某飞行训练团,全部装备「直—11」直升机。接手未定型的「直—11」直升机后,飞行训练团扮演了「集体试飞队」的角色,飞行训练的风险很高,安全压力极大。9 \5 v# G* R2 u1 T: ]0 G: Z
, P/ s6 S% @# ~: q* L8 p6 z8 ?
谈到「驯服」「直—11」的感受,郭鸿儒团长感慨良多。「尽管我们也知道引进直升机经过几十年的飞行检验,几乎完全没有风险,而国产直升机历史短,各项指标都需要检验,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总要有人做出贡献。」郭鸿儒说。
* _3 Z% H5 ^6 c, z: m6 F5.35.249.64
0 c- t7 {+ O0 s" B1 {5.35.249.64他说:「我们是第一家试飞的,如果飞不出来,那就等于扼杀了民族工业,这对中国的直升机工业是一个沉重打击。」. c& q/ ^0 r. \7 u' _) N
人在德国 社区. t, v7 S' @7 r1 y; a
郭团长说,刚开始摸索「直—11」时,困难挑战不断。1997年,团里装备「直—11」以来,因飞行设计缺陷共造成8次大面积停飞,最严重的一次停飞时间长达79天。
# U( q% l( D* y8 i* c
% c. r& p8 z8 q a6 g俗话说,「离地三尺,人命关天。」为了克服困难,查找隐患,每逢节后开飞、季节转换后飞行,训练团党委都要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分析飞行特点规律,全面查找问题隐患,制定整改措施,以积极的姿态抓好安全飞行。
0 T5 A2 c5 H9 E |1 o3 x
, p7 s1 G# m! q/ @$ |% ] u人在德国 社区在具体的飞行实践中,训练团对「直—11」先后提出了44条改进意见,其中31条被工厂采纳,帮助厂家完成了飞机的定型。现在,经过全团的努力,「直—11」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机型,并开始出口到国外。
3 r L! ~! \2 b- T) O! d5.35.249.64
1 x/ U+ X5 [7 v2 m7 k/ T3 B- `对于相伴几千个日子的「直—11」,郭鸿儒团长有很深的感情。他说:「国产直升机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尽管有缺陷,但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经过精心呵护和治疗,孩子终于健康长大了,这样养大的孩子感情更深。」
6 Y! B% F+ H" |; n) O! n* r% {* R- U人在德国 社区% q" ?. O5 A: |3 Q% l+ ^$ r
训练团的学员非常清楚自己承担的使命。训练团一大队飞行学员王江陵说:「能够在训练中飞「直—11」,我很自豪。随著国家的发展强大,以后国产机型会越来越多,我能提前适应国产机型,对我以后做一个好飞行员很有帮助。」5 B+ N( N A. z- R) t% g
. r1 ^. Z! N L5 c' n. E4 p5.35.249.64郭鸿儒说:「能成为民族工业发展的见证者,这是我一生最大的骄傲。如果以后还有国产机型需要我们试验,我坚决有信心完成任务。」1 |- A. q) ^, h0 r
7 i8 m% P$ d# ~) O
来源:新华网7月22日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