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叶利钦-从民主英雄到病夫治国

前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周一(4月23日)去世,终年76岁。叶利钦亲手结束了苏联帝国的命运,但是却未能实现建设一个强大俄国的梦想。被叶利钦以近乎屈辱的方式赶下台的前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对叶利钦家属表示慰问和称赞叶氏历史功绩的同时,认为他也犯了重大错误。人在德国 社区4 U, M% o) D$ Y& Q
1 A( O/ @9 N$ [/ Q9 c7 O* {3 J
  克里姆林宫新闻官亚历山大.斯密尔诺夫周一宣布了叶利钦去世的消息,但并没有进一步说明死因。叶利钦于上世纪的最后一天因为健康原因宣布辞去总统职务,辞职前他因患有心脏病而多次做过手术,据说还有酒精中毒症状。# x! \( t+ ?# m7 d( ?
2 D$ T. l% k+ g1 l

" `0 }# A3 Y( J: t1 o
7 r$ o/ Y3 R1 r  `1 Z: w. N) m/ x5.35.249.64让苏联共产帝国寿终正寝9 q6 X5 O7 X8 D# W: E, C$ U. m( V
9 ?5 `  x9 e: L

5 }4 d( C# C, J# B
+ X5 B. x. z! w0 R  “记住了,我不会让你再沾政治的边!”按照叶利钦在回忆录里的说法,这是1987年秋天当时的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训斥他的话。其实,戈尔巴乔夫是发现叶利钦的伯乐,正是戈尔巴乔夫把叶利钦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州官”(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州委书记)提拔到了莫斯科市委书记的高位。. D$ b# N; @5 ~/ {) l

+ M; }3 U, }8 p( ?) s  叶利钦1931年2月1日出生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乌拉尔河畔布特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叶利钦大学学的是建筑专业,毕业后从建筑工人干起直至1961年当上建筑局局长,并在同年加入苏共。1975年,叶利钦成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党委书记。1985年掌握了苏共大权的戈尔巴乔夫推动“新思维”和“透明化”政治改革,同龄的叶利钦被戈尔巴乔夫相中。但是仅仅两年后,叶利钦就因为过激的政治改革态度而偏离戈氏路线,遭到革职处理。此时,由于提倡更大胆激进的改革,叶利钦已经成为一名受到民众欢迎的政治家。1989年,退出苏共的叶利钦以89%的得票率当选苏联人民代表,接着于1990年5月被推选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最高苏维埃主席。( K# v4 K* ?) j. P6 E
7 y1 M# ^% w4 [; X; Y
  1991年8月19日发生的写进俄罗斯历史的政变中,叶利钦风云际会中利用民众对改革路线的支持粉碎了企图维系苏共传统体制的政变者的计划,又成功迫使因政变权力受到削弱的戈尔巴乔夫退出了政治舞台。同年12月,登上克里姆林宫最高权力宝座的叶利钦宣布了苏联的解体,取而代之的是原各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的“独立国家联合体”,存在了69年的苏联共产帝国寿终正寝。7 p6 e  ?' Y5 `" C
人在德国 社区/ n9 i3 G, p8 d9 T

0 n: o/ i) `* }( |5 l5.35.249.64
  K/ |$ Q+ t7 X2 P从“铁血总统”到“病夫治国”
8 V6 b3 \' [$ [: m. G  C0 w+ I人在德国 社区
6 t! R( z& K- B! `; z) Y- h* x人在德国 社区   W# E- |- l6 ~3 P" d+ l, J- y/ [- X; H
4 S  A; \6 i" u3 n. J+ X
  1993年10月,叶利钦领导的政府与议会发生权力冲突,经过导致100多人死亡的喋血战斗,叶利钦瓦解了议会反改革派势力的武装抵抗,成为无人能够挑战的强势“铁血总统”。1 t6 {0 q0 ~+ @& o' d

/ \( U& s# O1 P# Q  Q- x+ V5.35.249.64  但是,稳固了权力的叶利钦越来越依靠保守的国家官僚机制,建立起由军队、情报部门和总统办公室组成的不透明的权力机器,让民主派越来越感到失望。突然的人事变动和意外的决策成了他的一个执政风格,与俄共和民族右翼势力占多数的议会发生冲突也成了俄罗斯政坛的家常便饭。5.35.249.646 u! w5 G7 K) }3 r& H0 |  d" ~  b/ y

5 F2 v! M. b7 v8 ]" D8 n人在德国 社区  在外交上,叶利钦也很快就偏离了原来的亲西方路线,宣称前苏联所属领域是俄罗斯的“致命利益空间”,并开始限制独联体国家的活动空间。与此同时,叶利钦也明确显示出俄罗斯要继续当一个世界大国的野心。
& V: \5 p# u2 A. Q$ Z4 I: s8 c# Q5.35.249.64( X+ i& E; I3 Y+ h
  经济上的严重困境和对车臣战争的不利局面使得叶利钦的民意支持急剧下降。尽管如此,叶利钦还是在1996年得以连任总统,这倒不是多数民众都喜欢叶利钦,而是担心共产党会重新掌权。连任后不久,叶利钦就因心脏病动了一次大手术,此后其实他在健康上就没有真正恢复过。成为克里姆林宫“病夫”的叶利钦自己也成了俄罗斯的一个心病,经济上的持续危机和有关他个人及其家族的腐败传闻让叶利钦的声望大打折扣。
8 R+ o( Y" u) G: i5.35.249.64
$ {4 |: [4 p4 P/ A# h& y, x" I8 M  1999年夏天,叶利钦将昔日的克格勃头目普京提携为政府总理和他的接班人选。普京出任总理不久就指挥了一次全新的车臣战役,这为他带来了民意支持和声望,虽然战役遭到西方的激烈批评。在1999年11月经合组织伊斯坦布尔峰会上,叶利钦为车臣战争进行了辩护:“你们没有权利因为车臣而批评俄罗斯!”其实,车臣只是影响叶利钦与西方关系的一个方面。在北约东扩、前南斯拉夫和科索沃危机上以及战略核武器裁军上,叶利钦都与美国和西方国家发生了尖锐的冲突。
8 Y6 M; ?0 I, }7 y* Y人在德国 社区$ v" T8 D  ~! |! U5 k2 e8 @
  叶利钦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具有民主合法性的总统。但是,叶利钦虽然打碎了苏联独裁性旧体制,却没有能力建立起一个稳定的民主制度,他在经济上的彻底失败也使得他的改革者形象严重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