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卡廷惨案:屠杀万名波兰军官 (此资料比较全面) [打印本页]

作者: 都市红尘    时间: 2010-4-12 20:41     标题: 卡廷惨案:屠杀万名波兰军官 (此资料比较全面)

1940年初的一天,苏联西部靠近波兰边境处已经有了温暖的春天气息,不过这里的一座残破的修道院却显得格外肃杀。被关押在里面的波兰士兵们聚在一起,聆听他们从前的指挥官、如今的难友最后一次激昂的演讲。疲倦但一脸严肃的指挥官大喊着:“你们必须活下去,有了你们,波兰才有自由的希望!”
6 c; i' m+ B8 k7 }- O$ y& y  V
# g0 _+ S! L& S9 }! H/ E“卡廷事件”拍成电影 / S- O5 S" ?5 v5 K
$ D+ l* d- k" ^0 n! n
这是2007年风靡一时的电影《卡廷惨案》中结尾的一幕。影片描述的是二战期间苏联军队在斯摩棱斯克的卡廷森林杀死上万名波兰军人的经过。1940年春,大约2.2万名波兰军人、知识分子、政界人士和公职人员在卡廷森林集体遇难。5 b4 R0 u$ r3 C( u/ D- ~
+ |0 K$ {; f4 Q2 _9 K
谁来为“卡廷事件”负责,是苏联还是德国法西斯?这曾经是一个无人知晓的谜。直到1990年,这个谜才有了答案。
, }1 x- p: k8 k3 ]6 I
! c( R5 F1 O3 d& u当年4月13日,时任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问苏联时,苏方正式承认对“卡廷”事件负全部责任。苏联方面发表的声明说:“从发现的档案材料中可以得出结论,卡廷森林中这些罪行的直接责任者是当时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的领导人贝利亚、梅尔库罗夫及其帮手。”
, Q4 P! Q6 o9 o2 y& ~2 J0 e% w" n0 U# b1 F% g" A, [& O2 t
然而,公开“卡廷事件”真相的过程漫长而痛苦,充满了曲折和误解,还有波兰人民的悲痛和血泪。) p& Z/ t" N4 A, f* ?" \8 F4 p

. w: J3 f& V4 F) F苏联俘虏23万波兰人
5 J: D- p8 a. s$ E/ `# D1 ^, L. D, a. {4 Y4 x
“卡廷事件”是波兰人的切肤之痛。
  i7 k5 a1 P) T/ N
, g+ E+ R7 \8 t& q; F年近八旬的波兰人约兰塔·季莫维克斯-奥斯玛卡祖克的父亲就在“卡廷事件”中遇难。她的父亲当年是一名波兰士兵,被苏联军队抓为俘虏后就再也没有和家人取得联系。“当年我才9岁。”在1939年,约兰塔随着母亲东奔西跑,就如同找不到丝线的风筝一般。# ]; {: O: b  v; l2 T6 N  d1 U1 E

; W. u* z4 W2 d' L- c* r二战开始后,虽然全家人四处打探父亲的消息,但却一无所获。二战结束后波兰在苏军的帮助下复国,建立起了共产党政权。约兰塔几次向政府提出自己父亲的去向,但得到的答复是,这个问题被禁止公开讨论。
7 y4 k4 H8 b% \2 I8 g  b/ p+ @: i: u% q# C! f( o1 O
“我失去了父亲,他是我最心爱的人,甚至到了现在,我对他的爱仍然越来越深。失去父亲是我人生永远的痛苦。”约兰塔喃喃地说。" q! T; {2 `4 |7 k# k7 a6 C

, ^& w$ P* t, H( k0 `+ Z: s  a0 \和约兰塔同样经历的人不在少数。9 X6 M1 M0 Z7 v# z5 }9 w& _% [$ [" O
/ |  g) X5 E0 @! i  e
1939年9月1日德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闪电战突袭波兰西部,几乎没费吹灰之力就占据了该国西部的主要据点。半个月后,在墨迹未干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指导”下,苏联军队从东线进入波兰,轻松地将波兰东部地区的23万名军警、官员和各类人群俘获
7 n- g  v$ D* ^( a
2 [) ^6 {2 k; n; e- N德国发现万名被害者 1 t; |9 |" ?9 \4 P9 a" [% W
) N+ n' ^1 x) R; `7 m
不过苏德两国的蜜月只是“权宜之计”,它被德军在1941年6月入侵苏联的炮火击得粉碎。德国在又一轮闪电战中虽然没能一举拿下莫斯科,但却吞并了苏联在1939年获得的波兰领土和苏联西部大片土地,包括斯摩棱斯克的卡廷森林。
( [* s1 A0 U! s' F: t- `, O/ G) s& w- z: |$ A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德国人不经意间揭开了卡廷事件的隐秘面纱。
/ \4 O8 P& l( n! \- l$ ~; O  A5 |+ w9 f- O
1943年春,德国作战工兵师为修复斯摩棱斯克及其附近遭到炸毁的铁路、公路以及其他工程,把强行招募来的罗、捷、匈、波、荷、法等国的劳工,驱赶到卡廷森林里干活。4月13日,几名劳工在掘地的时候,挖到一大片埋着许多军官、士兵和其他人的坟冢和壕沟。4 U% G5 ~% U% H

. F5 ^1 p6 A" @2 J, |$ @德军发现这些官兵身上的军服既不是苏军制服,也不是德军制服,而是波兰军服。经过法医鉴定,这些被埋官兵的后脑处大多带有弹孔。
, m, P+ |4 A; f: r0 M
7 `; V: t; p5 o/ |) ?) L- [德国随即组织了一个“国际委员会”进行调查,他们的结论是———上万名波兰人在1940年的春天被集体屠杀。苏联军队是始作俑者。
. E. s/ ^$ Y4 f; }4 b% a4 W+ N3 x
4 z; P9 c" Q2 j$ J6 R& R) \希特勒“抓住机会”,命令柏林的所有宣传机构公布这一消息,并且十分详尽地将发现的地点、场景、死者的装束、容貌等公之于众,甚至欢迎记者参观采访,引起国际社会轩然大波。
+ P1 f) e3 m0 O# a6 j  g. c, T9 y
苏联指责德国“栽赃” ; g* S0 w1 r# z% ^( v7 P6 p8 t* k

2 q% v& Z* s1 V- s# q, r. j苏联的反应怒不可遏,迅速作出官方回应,指责德国嫁祸于人,并怀疑事件是德军在1941年占领此地后所为,试图利用这一宣传战伎俩来瓦解苏联和西方的关系。) D) N/ V1 J- @- i, r5 Z* i

) E) i& w. a( I- \; E英国和美国在二战期间没有对苏联方面的说法提出任何异议,他们都不愿意在共同对抗德国的“反法西斯联合战线”中触怒苏联。  @3 W( K. q& J6 `) l6 S6 p

% @. i. J  N3 J- j, g6 n( c5 }7 u8 _但在伦敦流亡的波兰政府却对德国的说法表示出了一定程度的相信,要求国际权威机构介入,并彻底调查此事。在波兰流亡政府对此表态10天后,苏联正式断绝了和该政府的关系。; `2 e4 G  d( D/ k/ t1 O8 U

5 \7 b9 D( K+ s4 \: G! Q% _此后,这件事一直是苏联和波兰两国关系中的禁忌。& [/ P" q: R' G! V& }- a4 c* r

: b! t* E9 P1 Q; M' |! [/ R* v8 P( c1 N/ E& _) t# L! D
“卡廷惨案”成悬案
2 R1 f& z; v8 }9 ]6 E6 r  S" c/ O, _$ P& @% o- T  f( k8 B$ c
就在德国以为“卡廷事件”可以让自己渔翁得利的时候,1943年10月苏联收复了西部失地,光复了斯摩棱斯克的卡廷森林。0 B6 p8 F. c, |2 @
$ W; b+ [; x2 G5 R8 o! m
为了揭穿德国的“谎言”,苏联立刻组织记者和一些国际组织来到卡廷森林,调查所谓的事实真相。
! D+ F/ {7 m; U) Q- i
! h0 [9 }5 t0 c! n3 l. N3 g/ x各国记者亲眼见到苏联人从庞大的坟冢中,现场挖出尸体,当着他们的面由医学专家进行尸体解剖。专家们还详细解释了1940年和1941年死者的内脏腐烂程度有何不同,以此表明德国人在战争中试图利用“卡廷事件”歪曲事实,嫁祸苏联的真实目的。. h4 {! J: \( C) H; u

- j: C8 |2 x7 h记者们对此问题的看法分成了两派:有的支持苏联,有的相信德国。有记者称,他注意到死者身上搜出的文件显示的是1941年,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苏联人的话是对的;不过也有记者看到死者身上有1940年的身份证明,这表明他们在当时就已经死亡。' [( N! J! U$ v: y% R4 u

& [7 F3 u  Q2 g# [各种纷争为这一事件的真相披上了一层谜一般的色彩。特别是二战后对德国进行审判的时候,苏联人旧事重提,希望将“卡廷事件”作为纳粹德国的罪证。但苏联也拿不出确切的证据,此事最终成为悬案。
( |0 c0 m, p1 k2 a4 |8 }3 ?& p9 f3 p9 x( q$ x, l
苏联正式承认负责 ) [0 ]& B1 J, c$ {, u+ G7 Q9 P
/ |9 w% z3 O' }* z0 q# V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对“卡廷事件”的态度开始缓和。  G) V/ R8 O$ f
/ W- ^6 M: Q* A
1990年4月,时任波兰总统的雅鲁泽尔斯基访苏,苏方的官方通讯社塔斯社首次承认,卡廷事件是“斯大林主义的严重罪行”,并向波兰递交了一份档案。不过有关这一事件最秘密的档案却没有在当时公开。
1 v0 G& Z( i& o1 w/ ]; {0 m( E! t1 H( M/ {
直到1992年10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才派特使、国家档案馆馆长鲁道尔夫·皮霍亚前往波兰首都华沙,向时任波兰总统瓦文萨递交了所有秘密档案的副本。这时“卡廷事件”才真正大白于天下。4 @' Z; h2 h+ C5 r% k
: G) Q' ^6 W2 D0 w
波兰报刊也称赞叶利钦做出的“悔罪的姿态”,“其伟大可同1970年12月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起义英雄纪念碑前的跪拜请罪相提并论”。
  g; ~7 C4 c" G* Q0 I4 e7 N2 P1 w! V
英国媒体曾根据获得的档案资料证实,被当时苏联军队杀害的波兰人不仅是军人,还包括政治家、科学家、工程师、作家、艺术家等,很多人都可算是当时波兰的精英。: T# I" ^5 _8 R

4 ^$ u2 W; H! W  I3 ?1 R在1992年10月14日举行的转交仪式上,波兰总统瓦文萨手接密档,语音嘶哑地说,他“感到全身颤抖”。2007年波兰将每年4月13日定为“卡廷事件”遇难者纪念日。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5.35.249.64/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