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经济金融] 是什么引爆了美国金融危机? [打印本页]

作者: 搞不懂.    时间: 2009-1-31 18:08     标题: 是什么引爆了美国金融危机?

本帖最后由 搞不懂. 于 2009-1-31 19:38 编辑 0 _$ n; u! l/ ]" }# @' g9 p1 ]/ F  `& e7 ]
0 ^" b8 k7 k/ |3 M7 k: m' G6 _% j- r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12/23/content_10545007.htm
/ a  u# {5 a8 @& M7 Y8 s0 u
+ m$ R% t3 e4 I; Z) q

是什么引爆了美国金融危机?
) Z5 L: p) T  u* z1 p+ B

2008年12月23日 07:15:50  来源:新闻晨报

【字号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4 @) c" x, g$ H1 S* o+ k# ], [6 K
# S) _2 ^6 X6 T+ l& ?* i& ~$ h, ]% h; k% f) o; \& W' `( L) i
    
# W9 W& p5 G4 Z) b* Q! v+ q 纽约证交所旁边的华盛顿雕像被白雪覆盖。美国2008年的经济也“冻”住了增长的脚步。
5 w: r! G1 c0 X; D3 |5 Z     用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话说,美国今年遭遇的金融危机超过了1929年的大萧条。从年初开始,房市雪崩,金融业航母一艘一艘地沉没,股市大幅下挫,石油期货价格从夏天的每桶147美元俯冲到47美元,而失业则像瘟疫一样蔓延。美国的这场危机给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十分明显。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美国的金融危机呢?
! D( r0 n( P1 R% X  V! E* D1 `
  “房屋” 倒塌
& H3 _" o  q+ S# V# ~8 F
- _1 Y8 i  B# M     故事要从“两房”开始讲起。房利美和房地美是以房贷证券化为主业的两家特殊的金融机构,分别成立于1938年和1970年,它们由私人控股,但受到美国政府支持。     “两房”之所以在美国金融界举足轻重,是因为它们所持有或打包担保的房贷总额高达约5万亿美元,几乎占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的一半。     房地产在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成为布什政府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次级贷款应运而生。美国成百上千个抵押贷款公司、商业银行把各自放出去的次贷,打包卖给“两房”,在转移风险的同时,又获得了重新放贷的资金;而“两房”凭借其背后隐含的国家信用担保,低息借债买下次贷,然后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法,以次债的形式卖给华尔街的投行、各国的央行、商业银行等机构;在次贷转化为次债后,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又再次衍生,构造出各种次债信用衍生品。     在围绕次贷和次债进行的各种衍生过程中,政府监管是严重失控的。首先,从次贷发放来看,一些金融机构为更多更快地发放次级贷款,有意放松对贷款人基本贷款资质和条件的审查。因为贷款机构只要把次贷转卖给“两房”后自己就是安全的。加之借贷人持续还款能力偏弱,这些作为次债基础资产的次贷在发放时就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其次,在次贷通过证券化转为次债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两房”背后的隐性国家担保。最后,围绕次贷和次债进行的一系列衍生过程中,每个环节的信用评估都是相互脱节的,以至于一些人、机构甚至不清楚自己买的是什么时,就把口袋里的钱交给了衣冠楚楚的金融精英们。) U4 ], S. C! E5 G% |1 y
% ^6 d7 ~! A, L' g, N2 a+ Y! L
  “兄弟” 破产 6 K# s. u6 R: Q: C, D( r- _8 d

6 }( p$ @/ {8 k7 ?     然而衣冠楚楚的金融精英们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自从华尔街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易主后,伴随着猜测和不安,华尔街人心惶惶。就在萧瑟的秋风中,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被持有的巨量与住房抵押贷款相关的“毒药资产”活活压垮。在美国抵押贷款债券业务上连续40年独占鳌头,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就这样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雷曼兄弟公司将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9月15日凌晨一经宣布,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期货立刻下挫3.6%,预示着当天上午的美股面临大跌。     雷曼不是没有机会。此前,美国银行曾考虑收购雷曼兄弟公司,但因美国政府拒绝为收购提供资金帮助,相关谈判没有结果。
% w) _! o; s/ q* G+ r0 d
4 E3 V" W* D4 `6 X0 x
    “保险” 难保
: ~6 t6 ?) q" E' a' u+ L
, x  O6 g/ B! ]1 G! `4 ?2 J( f/ Z6 S     那些疯狂进行金融衍生的华尔街精英们曾经很趾高气扬的,因为他们是买了保险的。就在每一单曾经令人振奋的买卖背后,都有一颗保险公司惴惴不安的心。     继两房之后,布什政府再次出手。9月16日,美联储向美国国际集团(AIG)发放850亿美元贷款。为保障纳税人的利益不受损害,贷款以该公司的全部资产作为抵押。作为提供贷款的条件,美国政府将持有AIG79.9%的股份,并有权否决普通和优先股股东的派息收益。这也意味着美国政府仿照接管“两房”模式接管了该集团。     或许是顾虑到有关“美式自由市场体制终结”的论调,布什宣布救市新举措时强调,政府强力干预市场的目的并非为“接管自由市场,而以保护它为目的”。, [- B& s( W, _0 h

' Y* f) F% a/ a; j* }   “投行” 消失
$ P0 q, u; |3 _" P, x7 |! Y6 M6 K6 K1 h3 Y' i) _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段比好莱坞大片更惊心动魄的五大投行消失记。     6月1日,摩根大通宣布完成对华尔街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价值14亿美元的收购,以当时交易价格计算,收购价格折合每股9.35美元。而就在一年前,贝尔斯登股价还曾达到150美元以上。     9月,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倒下。几乎就在同一天,第三大投行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眼看大事不好的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就把自己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设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吸收存款。     随着“五大行”的相继倒闭、出售或是改制,现代华尔街引以为傲和赖以立足的独立投行业务模式已走到尽头,也标志着自上世纪30年代美国立法将投行从传统银行业务分离以来,华尔街一个时代宣告落幕。 (中国日报特稿 于 盟)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5.35.249.64/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