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v) J' D7 h( u+ D! h& S9 ~' W9 v
3 \- t7 y& _6 v! L) a- d' r+ ^: d 5 K$ `) I L* ~. }. O; C( x# H: X$ Q
, D. Z1 h% V4 I! [; q3 C8 n1 s3 ^0 a3 E0 L ; W: g# D1 ~& P1 ?4 F H
2 h K! a6 ]2 ]3 ~( `: D+ T
/ Q& ?! D" L& i7 L* U
9 ~" p2 c3 }: V, w, \/ z- M- u 作者: paradoxfishbear 时间: 2007-9-29 14:11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http://edu.sina.com.cn/gaokao/2007-09-29/1400102573.shtml
12类紧缺人才近日发布 六部委要求优先培养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9日 14:00 中国新闻网: R+ v/ T$ t* V, Y0 b' r
六部委发文:要求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 0 O6 G9 S2 O/ r% c" t% h0 ~& A7 i* I) u
据教育部官方网站消息,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国资委等六部委就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意见。 2 O& }& F7 h3 t, j& v9 I6 x* U4 P( D
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和企业等多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协调招生、培养、就业、使用等各个环节,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切实解决国家重点领域的人才紧缺问题。$ G0 Y- G! O# f" X2 z. O4 H: O) V
& g ~, b' p4 \1 B3 { 意见指出,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当前要优先支持农业、林业、水利、气象、地质、矿业、石油天然气、核工业、软件、微电子、动漫、现代服务业等重点公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以及新兴产业的紧缺人才培养。% `. K' H, u }" D5 S: |2 F
# I, \2 @ m! }/ u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人事部 科技部 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加强 ' |% z3 L# U' v. e) l* b- a+ M4 Z # V- d; j6 k1 n' [& A5 q 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3 f. E9 f: U" l! |2 c$ Z $ w7 V3 o2 k! R3 ^4 X 教高〔2007〕16号" I4 S, Z1 j3 ?# ?- l1 k1 s8 ^- ~
7 o. {& ^$ r7 f( B1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事厅、科技厅、国资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7 P) q7 A( |* {/ A
, L6 d% x p+ ^' @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发〔2006〕4号),紧密配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全面实施,切实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为我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现就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0 N. f! F9 E: q' i0 F" ^- J/ H + o a: F' F1 K 一、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8 M0 w! ^4 K6 W, E) ^" X n- m 5 f) r) ~7 q3 r, y0 r" F" D 1.总体要求。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和企业等多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协调招生、培养、就业、使用等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a; S5 G3 E% {; U
3 g7 t. A. P3 q5 C0 ?2 @3 f* X 2.基本原则。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要坚持统筹规划,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积极扩大培养规模,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切实解决国家重点领域的人才紧缺问题,着眼长远需要,研究建立和健全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0 g; R2 o: X3 l7 J5 s
# ^6 I2 K) f; T2 ?4 w 报考热度:★★$ R1 ]; o7 K% M1 X0 ?& x& r$ W
4 {$ }# p2 j. c$ _4 `. j 适宜推广度:★★★ 6 I) l$ }8 ?( Y- r , [1 ~. `3 C9 j 就业局面:★★★# Z8 x+ K- H( D& i H( \' x
: `) V/ b3 E. U
* I2 p9 K# T" e5 y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6 j* y& M1 j; p! `4 k6 |' [5 F' R2 p( e, x2 M
1 `' G5 G( ]/ E" s3 X' r- I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0 e# M( u3 p) k
' ~6 e. O9 J4 U' H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作者: paradoxfishbear 时间: 2007-9-29 14:20
高考志愿填报参考:3年后五类人才最抢手 + f2 w2 d0 ]# J2 k4 D0 Y# k#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9日 11:34 青岛新闻网--青岛早报 ! e$ K( f; U s x, Z 3年后农学人才抢手 - W: e7 z" k* P & R$ q: \' U, K5 h) { 有关部门昨发布高校人才供需预测报告 & k4 x' U. u0 f' _) R1 F9 j$ e0 t8 o L+ j g* O- O" g
早报讯 昨天,山东社科院、山东经济学院联合发布《(2007春季)山东省高校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预测报告》。至2010年,农学类专业将会处于供不应求状况;经济学、理学、医学、教育学类专业将会由供大于求转向供不应求;管理、工、文、哲、法、史类专业将会供大于求。 7 v- Y9 ]* V7 q
5 L6 B. I3 I% g4 \ 3年后五类人才最抢手 . \( x" _# |/ ?' B% c ; j4 x2 a$ E6 @$ D6 k 报告显示,自2002年以来,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的是法学、文学和历史学三大学科。供需匹配比较合理的是农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匹配最好的专业是经济学。 2 j/ C* [7 }7 @ P, R' A) J; ~
( t. n# N8 A5 F# L# V ?0 ]* e3 x 报告对人才供需基本走势作了预测:至2010年,农学类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状况未能有效改变,且差距愈来愈大;经济学类专业人才需求较平稳,但供给呈下滑趋势,有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理学类专业人才需求也较平稳,供给将出现下滑趋势,亦有可能出现供不应求;医学类专业人才需求将呈上升趋势,供给将出现下滑趋势,亦有可能出现供不应求;教育学类专业人才需求较平稳,但供给将逐年下滑,2010年前后有可能出现供不应求。 9 e3 p8 E0 Q9 C
( Q# i4 H8 j7 o j) V
报告显示,我省高校人才培养供需矛盾突出且较长一段时期难以调整到位的专业是文学类专业。 & s+ G: N6 N6 \
. O! G; [1 { z) K. g: @3 { 报告给艺考热“泼冷水” ! U6 g# m: G5 w& F( c , x! B7 T0 W" o" m. b9 A. u: E 报告分析说,2006年全省189个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序中,排在末30位的专业中有21个专业属文学艺术类专业。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等。报告建议,面对今后几年文学类专业每年新增5万多就业困难的大学毕业生,高校专业设置调整要“舍得下手”缩减。(记者 臧旭平) ( C, c( ~5 l; ^( T. i" ~, R$ V- d$ k& [, c$ f F) ]
7 k/ {1 t9 w9 n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 t9 o" h. h. i+ y, H# G7 n6 u- t: r/ z& F3 A) g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