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 J3 v% o, ] U! T( Q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张威说,对“华光礁Ⅰ号”的考古发掘是针对疯狂的文物盗掘行为的一次“抢救性反应”。此次发掘工作从今年3月15日开始,共历时55天,出水近万件文物,绝大部分为福建和江西景德镇生产的陶器和瓷器,包括青白釉、青釉、褐釉和黑釉等生活用品和工艺品。 8 b, M# E. w8 ~3 Q _ / J6 F+ t" J: u, R6 a. p
, d+ A) I# c; | C
“华光礁Ⅰ号”是目前中国在远海海域发现的第一艘古代沉船船体,残存船体覆盖面积约180平方米,船体残长20米,宽约6米,舷深约3-4米,初步估计该船排水量大于60吨。! |" C: X5 I1 \7 R3 ~
! M8 o. {5 G, j+ X
张威表示,“华光礁Ⅰ号”是一艘迷失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沉船。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当时的中国商船主要从广州、泉州、宁波、扬州等地出发,途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到达波斯湾、红海,乃至北非和地中海沿岸国家。 * ?2 c' ~, z% B1 A 9 ~% U: z1 a- N' i
中国近年来在近海地区的水下考古行动频繁。2006年,水下考古研究人员对福建海域的“碗礁Ⅰ号”进行了考古发掘。今年4月,广州打捞局和广东省文物部门启动了对一艘被命名为“南海一号”的南宋沉船的整体打捞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