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9 W- i/ H" z& f# D# V ' C! A2 C0 [- E8 R$ F9 M- Q他开始被限制零花钱,被勒令戒菸,丈母娘唠叨起来,「那点工资,糊个口还勉强,还抽什么菸,应什么酬?」在工厂,他绝少参加工友们的聚餐,「付吧,兜里没钱,别人不要你付吧,那更难受。」这里有发达的经济,同样有发达的欲望。贫贱夫妻百事哀,入赘家庭尤是雪上加霜。0 l* h) E, p# a0 S6 g( i
# E% f1 T" S9 D3 X9 G7 V 葛清现在承认,新加坡来的丈夫求婚时急吼吼的,太草率了。「我对他没准备,他对入赘没准备」,结婚的时候他们甚至说不出对方父母的名字,她事后反思,「我们这一代说什么观念更新了,其实都是夹生饭。」 * d% q* Z \. M + H: U& z6 p Z2 D; g 婚后她一直试图体谅丈夫内心的自卑情绪,希望他事业有成。# M- T; ]. n, O9 A: O/ E5 `
' D1 m8 M1 @" h6 |
入赘婚姻鲜见核心家庭+ |1 M- @$ Z+ |4 ]% H- O1 [: _
( u6 y2 [/ R. R, H- H
2004年,丈夫嫌弃打工工资太低,觉得炒股见效快,葛清说服父母拿出了大半辈子的积蓄计20万,结果熊市蔓延,钱打了水漂,没了声响。母亲那会正好看到报纸上一则不良入赘女婿骗了女方钱后一走了之的新闻,心里不踏实,有一次问女婿,结果爆发了一场口水冲突。女儿出生后,经济状况更是每况愈下,孩子吃的奶粉、用的护肤品,都能成为邻里攀比的对象。 - J2 J1 r4 y5 g: [7 ^0 e* [* F5 B
葛清自己不以为意,但这阻止不了父母晾给丈夫阴沈的脸色,包括邻里中有好事者背后「没有出息」的指摘。( Y1 G$ p2 [8 c( `9 I
{; {5 u6 C6 j" M5 h, d0 K 丈夫终于铁了心,想出去闯闯,他看中了一个宠物用品的专案,为了维持独立的尊严,他决定回自己的家乡,借助自己家族的力量。 $ L u1 b: R3 n s' ]7 D' N4 t+ u
葛清和父母不得不担心,「回去了,还回来吗?」% |" g! _# [3 I# Z7 r2 @% f; r
* F" ~% ]8 d# _7 C4 Y) c- W+ J6 W 尽管小夫妻加小孩子的核心家庭已经成为大城市家庭的普遍模式,但是在萧山,入赘家庭鲜有离开父母单过的,因为最初的约定使然,也因为传统家庭模式的强大。 6 T; C4 _8 h. @8 i ! w$ F* D, V" m$ d% D" R, Q3 T工作学历佳者婚姻较幸福 : Q' T! |, O/ G- F ( x1 x4 A" Z& F- _/ s 瓜沥法庭一个法官说,正是因为家族的介入,才使得原本夫妻分歧搀杂进代际价值观的差异,男方的弱势才明显,最终矛盾不可调和。尽管本地的男孩子结了婚分家单过是寻常事,但是女孩子却始终在父母的遮蔽之下。何况,这原本就是家族意识浓厚的地域,也正是家族之力而使得诸多民营企业得以壮大。! K( R- b& D( x0 O! D8 u) `" {1 v, i
- m# \5 N( ?, o8 k+ D8 j6 O 当然也有一些入赘男和女方家庭保持著良好的关系。这些特例往往拥有一份稳定甚至受人尊重的工作,有的还具有较高的学历。/ q* O( @7 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