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报导权,代表的不单只是将所知告知大众,还能从中获利?以往“有封口费没道理不领”的情况,已进化成“明白表示欲收取红包”的行径,部分记者的职业道德感,令人忧心。6 @; y X+ b1 {* j. c
8 z/ _% ? N6 x# D7 d* D
地方官员与企业为了不让“家丑外扬”,即使不甘心也只能塞些钱给记者,以换取宁静。不过,一些被记者视为敲诈对象的单位,渐渐开始想办法对付这群“拿钱不手软”的记者。7 T/ B9 b: D1 j3 T
% x- F1 _6 d: | h4 J$ w
在假记者猖獗、传闻“假记者能一夜致富”的情况下,去年8月到11月,山西省吕梁市新闻出版局大刀阔斧地查缉,仅约100天的时间内就查获了80余名假记者,不禁让人思考,收贿成风、假记者猖獗的背後,是不是也代表这个社会拥有等量的不可告人的秘密?) c i. g6 L9 ]8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