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宇:时隔600年,中国重获世界霸权
作者 田中宇(注),2005年1月29日发表
翻译 钱多
人们常说,上海是一个\"在中国却有不是中国\"的城市.直到1842年中国(清朝)在和英国的鸦片战争中战败,通过南京条约被迫把上海等5个通商口岸割让为止,上海不过是一个以渔业为主的小集镇.
不光上海如此,香港,青岛,天津,大连等等在此之前都是小集镇或者村庄,在欧美各国的要求下先后开放,欧美及日本从中国政府借来土地作为治外法权的\"租界\",然后以此为中心开始了最为通商口岸的发展史.位于东西横贯中国的水路,长江河口附近的上海,便是欧美打造的中国通商口岸中最大的城市.
中国在那之前没有大的通商口岸.那是因为清朝以及之前的明朝害怕海盗等反政府势力的猖獗,断续地采取禁止民间人海运行为这个称为 \"海禁\"的锁国政策,所以通商口岸难以发展.这样,在今日的中国成为最重要城市群的上海等通商口岸,便具有了一种在世界范围内都很独特的历史,即,不是由中国人,而是由欧美及日本的殖民主义者创建,在租界的治外法权下发展的.
租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归还给中国,在其后的60年里,各个通商口岸完全走的是中国自己的道路.所以,说中国的通商口岸是\" 外国人的城市\",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不过,上海并不是这么单纯.1980年代起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的邓小平,为了让中国抛弃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同时也为了吸收外国资本,利用了上海的外国遗风.
邓小平作的一个事情是在改革开放走上轨道的1990年代初,在起用江泽民等\"上海帮\"的同时,以贪污的罪名把\"北京帮\"一扫而光.在元上海市长江泽民就任国家主席之后,1995年,北京市的第一把手陈希同书记等北京帮以贪污为理由被撤职或逮捕.
邓小平的另一个战略是开始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举措,开创全世界向中国投资的风气之先.江泽民等上海帮从老街跨过黄浦江,在对岸的浦东地区建设了大片的新市区.不光是浦东开发计划,上海以及周围城市还吸收了大量的工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成了中国的成长中心.
在美国的诱导下,中国成了大国
从邓小平开始改革开放的前因后果来看,中国发展经济成为大国的动向,与其说是中国内部的人搞的,感觉上其实是被美国诱导的结果,\"你们不想发展成大国吗? 美国可以投资哦\".我这样认为的根据,说来话长,需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重新盘查历史.
从战争结束直到现在,在美国的中枢,始终有两种主张围绕世界战略对立着.一个是以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为象征的\"世界多极主义\"(balance of power,中道派),另一个是主张由美国单独主宰世界的\"单独霸权主义\"(冷战派,鹰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出于多极化的考虑,形成了联合国五大国制度,然后美苏对立兴起,几乎毁了这个制度.冷战起到了一种作用,即:使欧洲东西分裂,妨碍另一个霸权地区欧洲的复活,通过阻遏别的霸权地区俄罗斯和中国,从而破坏多极主义带来的均衡.
就中国来说,1949年美国国务院曾发布《中国白皮书》,称在中国内战中美国支持的国民党很可能失败,但是国民党很腐败,美国应该转而支持中国共产党.该书主张:因为苏共和中共很可能对立,所以,即使为了孤立苏共,也应该和中共搞好关系.这就是多极主义的战略.
然而,1950年开始的朝鲜战争使美中陷入交战状态,美国强化对国民党(台湾)的支持.这样,欧洲战线开始的冷战延烧到了东亚.
为了和中国改善关系故意是越南泥沼化的?
其后,美国试图把美军可以驻军的中国包围网从朝鲜半岛扩大到越南,把共产化的北越和亲美的南越这种分裂固定化.然而,不知为什么,美国的笨拙的战略频现,南越的美军陷入泥沼最终战败.冷战派试图南北分裂越南的政策,由于占领战争的泥沼化而失败了,而这种泥沼化看似故意的.假如这真的是出于故意,很有可能是多极主义者故意使其泥沼化的.
(越南战争和现在的伊拉克战争在结构上类似,包括看似故意的泥沼化这一点.两场战争的point不在于当地的战斗的展开,而在于中枢里的单独霸权主义者和多极主义者之间的对立和相互欺骗.)
在越南战争败相浓厚的1972年,尼克松总统和基辛格国务卿突然访问中国,戏剧般地改善了关系.从他也试图改善和苏联的关系等等来看,基辛格是个多极主义者.在其后的美国政界,冷战派卷土重来,又过了7年,才在尼克松访华之后实现了美中邦交正常化.紧接着,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就开始了.
从这些经过来看,可以认为是美国的多极主义者和中国改善关系,促使欧美以及日本的资本和技术进入中国令中国经济发展,把中国打造成大国,从而实现一个多极的世界.其后,围绕天安门事件,香港的民主化问题,台湾问题等等,美国国内的冷战派•鹰派的反华性的反攻倒算时起时伏,但整体上美国政府一直倾向于亲华.这边厢,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的大国.
令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衰退同步
尽管如此,中国也不能高枕无忧.由于太过于重视经济中心沿海地区的发展,内地农村被忽视而凋零,对地方行政部门的散慢经营造成官员对农民横征暴敛,暴动频发.沿海地区虽然得到了发展,但是,很大部分是急于发财的人的投机造成的,泡沫破碎的可能性随时存在.在上海等地的房市随时可能崩盘.
中国的领导集团之所以拘泥于经济发展,是因为害怕一旦经济发展停止了,民众的不满就会转向共产党,从而带来混乱和分裂.而最初诱发了中国的大国化的美国方面,可能希望中国早一些坐大.因为,美国有可能先于中国而崩溃.
从去年年末前后开始,《福布斯》,《财富》等权威性的欧美经济报章杂志上\"不久美元汇率将暴跌\"的看法增多了.《福布斯》上有分析人员认为\"早的话近年上半年内美元暴跌就将发生\",美元对日元的比价有可能降到现在的一半(1美元兑50日元)\".
《财富》杂志报道说,迄今为止积攒下很多美元外汇储备的世界的中央银行中,很多已经开始了增持欧元的政策.双赤字的扩大,造成近年年初以来世界的民间投资人没有买很多美元.维系美元身价的唯一生命线是各国中央银行,但是这根生命线看来也快断了.美元暴跌之后,人民币升值和亚洲共通货币的创设就成为必要.
在我以前的稿件里,我说过美元和伊拉克是美国的\"孪生的自我毁灭\",这个倾向还在增强.美国衰退之后,其后的世界自然要多极化,看来,美国的多极主义者已经认识到那时中国对亚洲的安定将是不可或缺的.
上海把中华的传统笑料化让外国人安居
在大英帝国衰退美国抬头的20世纪初,世界经济的中心从伦敦迁移到纽约.今后,美国衰退了之后,世界经济的中心(或者其中的一部分)或许就要迁移到上海.
走在上海的外滩,黄浦江两岸令人联想到未来都市,令人耳目一新的高楼群映入眼帘,有的如火箭,有的托起一个巨大的球体.上海人告诉我说\"这是根据风水设计的\",而我的推理却不然.今后,当上海象纽约那样居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business man)的时候,令人感觉到中国历史的沉重积淀的城市布局会令人敬而远之.所以,才出现了这么些\"宇宙性\"的楼群,好让人不去意识中国.
比较一下北京和上海的街道布局就会发现,北京的中心有紫禁城,棋盘格式的街区呈现出明•清的秩序,令人感觉到中国式历史的威严. 与此相反,上海传统的商业中心豫园附近,是精致的历史主题公园式的商店街.北京有着一种中华帝国的历史\"威压感\",而在豫园感觉到的中华传统则被降级到了中国杂货铺般的,joke般的格调.所以说,在上海,即使外国人也不大感觉到\"中国独特的历史臭\"而能以一种国际感觉来安心居住.实际上也是如此,我每去上海一次,都发现讲中文的欧美人比上次增多了.
在上海,修复并复活租界时代曾到处可见的犹太教堂的项目正在进行之中.听到这个消息,我半似玩笑地想到,呵呵,这又是多极主义者的战略吧,是想让有钱的犹太人从纽约迁到上海的意思吧.中国人,安格鲁•撒克逊人,犹太人这世界三强的强强联合将在今后的上海成为现实.
走向复兴之路
如果中国成为大国,成为向世界施加影响的霸权国家之一的话,那将是采取\"海禁\"这个锁国政策以前的明朝初年永乐帝(1402-1424)以来,时隔600年的事.(18世纪初的清朝也曾有过扩大领土的全盛时期,如果重视这一点的话,那就是时隔300年.)
我在我以前的稿件《最早环球旅行的是中国人?》中说过,在赶走了元建立起来的明朝,存在一种霸权主义,主张继承蒙古帝国的霸业,还有一种农本主义,主张\"中国已经足够富裕的,不用管外面世界的事\".霸权主义以宦官为代表,农本主义以儒家为代表,二者一直在朝廷的中枢对立.
永乐帝是霸权主义的人,在他作皇帝的20年里,郑和的舰队曾试图绕地球一周.和日本也强化了友好关系,曾与当时日本的势力派室町幕府的足利义满之间开办\"勘合贸易\",后来足利义满发了财,曾试图取代天皇.
明迅速地扩大了国际关系,但是,永乐帝死后,宫廷里霸权主义者败北儒家获胜,推行海禁这个锁国政策,中国从国际政治的舞台抽身而退. 从此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走下坡路,另一边厢,欧洲在18世纪产业革命如火如荼,生产力急速窜升超过中国,中国败给英国企图支配世界而挑起的鸦片战争,被迫和外国通商.
从此以后,沿海地区营造了上海等外国人的城市,中共建国后,将这种屈辱的历史反其道而用之,利用上海的这种\"外国性\"搞经济自由化.邓小平便是一边接受多极主义者的支援,一边试图重新把中国打造成大国.
中国政府对外国人说的是:\"和当年帝国主义时代一样,上海可以自由地搞资本主义赌博而赚钱\",而这个资本主义赌博场的管理人,却由从前的英国人改换成了中国自己.最赚的不是赌博的,而是开赌场的.
日本的选项
针对中国人和欧美的多极主义者勾结起来把中国打造成霸权国家之一这件事,日本人应该怎么做? 选项之一是,协助美国内部的鹰派,挫败多极主义者和中国人的联合体,阻止中国崛起.目前日本政府好象希望如此,但是,考虑到\"孪生的自我毁灭\"倾向在加强,美国走向衰退,事情按照多极主义者的设计轨道运行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把宝押给鹰派是危险的.
第二个选项是\"等待中国送秋波\".中国成为霸权国家还需要时间,存在三农问题和经济泡沫,法律制度没有整备好,国内不安定,在考虑世界的事情之前,还不许先处理好国内问题,但是世界不允许她这样.中国政府的本意是:为了亚洲地区的安定希望日本协助.从日本方面来看,就是日中合作的大东亚共荣圈.
日本政府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一旦被中国送了秋波就保不住追随美国这个贞节牌,在利用靖国神社和中国威胁论来回避中国.但是,等美国的衰退明显化了之后,日本会乐于改变态度.那时政党一轮替,把事情都推给小泉就可以了,\"以前敌视中国的那些事情,都是小泉一个人擅自做主干的.\"
美元暴跌,美国衰退的可能性一日高于一日.作为现实的政策,追随美国和反华的牌子可以暂时先挂着,但是,如果现在不好好考虑一下美国衰退之后日本怎么办,到时候日本有可能成为美国的垫背,毫无意义地滚落到坡下.
---------------------------------------------
注: 田中宇(Tanaka Sakai),日本的自由记者.精通国际时事政治,是日本的名人.田中宇先生视野广阔,为文诚实,广证博引,其作品经常被各出版社采用,另有著作若干.田中先生不反华,也不亲华,作为一家之言来读,或者当作有代表性的日本人的观点来看就可以了.
文中原本穿插了很多链接,可以看到相关的论述以及资料,这里只能舍去.
将田中宇先生的作品翻译过来登载到天下论坛一事,我已经事先征得田中宇先生同意,条件只是登载之后向他汇报一下即可.他作品很多,我不会经常翻译,但是这次肯定不是最后一次.以后如果再翻译,这些说明就省略了.
文中所有的注,除了这一个之外,都是原注.
链接(标题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