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07660
- 威望
- 41024
- 金钱
- 6
- 阅读权限
- 130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3126 小时
|
中国又快进入学生毕业时节。部分在上海留学、即将在今年夏天离开中国的日本年轻人聚到一起,围绕日中关系的障碍“参拜靖国神社”和“历史教育”等主题,回顾了在中国的生活。这里就来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看法。; X. P8 h+ m) ? X$ H
- M( x' w8 n( y. p3 ^7 x/ I9 r 来自东京都、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的田鹿伦基说:“日中实现邦交正常化的时候,中国领导人以日本人民是无辜的、全部责任在甲级战犯身上说服了本国人民。以个人身份参拜靖国神社没有问题,但日本首相的参拜行为是与政教分离原则相矛盾的。”人在德国 社区8 y. h6 x- J" y$ V; a- P
5.35.249.64: f! j( w) r/ w# g; `
他说,“中国与日本相比还有许多令人不快的东西,比如不讲文明礼貌等。但是,撇开这些不谈,有些东西还是可以理解的”。
2 }! w, U* V7 h. v8 x5 {$ ^
; G. k) P1 R( L* `1 S0 D 马场祐辅来自福冈县,在复旦大学留学。他说:“回到日本一看,美国人或日本人的行为举止也很差劲。在不给人添麻烦这一点上,也许中国人还做得更好。看到中国人在日本受欺负,真是感到气愤。日本媒体报道的反日情绪、反日行为等,我在中国也没见到。”; r, K" D8 Z2 r. _" E
$ w1 e% U6 Y; J% W 来自高知市的田所真太郎现在是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他说:“常常被人称为‘小日本’。中国人倾向于用出生地来衡量人,上海本地人就看起其他地区来的人。关于战争赔偿问题,有人对我说,‘日本应该赔钱”。日本是拿了钱出来的,以政府开发援助等方式,但周围的人几乎不知道这一点。”
. u; b/ A- a, A: B* @$ D- i" A6 ?; s2 [2 Z& u( Z( t* n
来自名古屋、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学生的平野爱说:“中国人缺乏礼貌的确让人生厌。但是回到日本后,又希望返回上海。在日本总是要看别人的脸色生活。在这里生活,比以前更增添了身为日本人的自豪感,不过有时也会因此有些盛气凌人。”(作者:丰田雄二郎) |
|